【李兆富書評】《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劉仲敬

0:00 / 0:00

根據網上資料,《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作者劉仲敬,是一個保守主義者,與此同時,他亦對中華民族主義持否定的態度。在他的著作中,也不時會提倡社會進化論。他的另一本著作《民國紀事本末》,被譽為奇書。不過我個人認為,一切的標籤歸類,對劉仲敬君來說,都是有失公道。在劉仲敬的著作中,我發現有客觀主義者安蘭德(Ayn Rand)的評著;似乎劉仲敬是一個自我自主的個人,劉仲敬就是劉仲敬,不用甚麼主義來包裝。

回到《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在一起首所寫的自序。「史學界對演化論模型非常陌生,儘管歷史的破碎性和規則的局部性,使這一領域格外適合演化論,尤其重要的是,非演化論的思維模式基本上提不出具有解釋力的歷史敘事。」能夠從理論層面入手,了解自己的世界觀,在當今的知識份子當中並不常見。用劉仲敬自己的說法,那就是「解釋體系」。

劉仲敬的思想方法,是演化論的。演化,不代表優劣,而是主體和環境的相容。依我的理解,劉仲敬以演化作為他的解釋體系,但層次並不只是簡單的優勝劣敗,而是本體與共同體的互動,是動態的現象。

《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雖然以理論作為起首,但書的全要部分,以人物為骨幹,貫穿了由鴉片戰爭到北洋軍閥割據時代的人和事。表面上,每個人物都是單獨的故事,但將其貫串在一起的,就是時代的變遷,也就是共同體的處境和變遷。毫無疑問,劉仲敬對人和事都有獨特的見解,但正如他所提出,歷史的爭議,通常不是史料的真偽,而是對史料的解讀。

作為一個時事評論員,我對劉仲敬的觀點感受甚深。對於當前的事情,尚且可以有不同的分析和評價,對於數十,甚至幾百年前的事,似是客觀的歷史,難免會混入大量主見的成份。其實有主見絕非問題,重點是作者和讀者都清楚明白何謂事實?何謂主見?在這一方面,劉仲敬處理得恰當。

就以這本書所評的第一個人物林則徐為例,作者認為林則徐是個神話,而且是後人所創造的神話;他舉出實體事例,指出林則徐在處理廣州的鴉片販賣問題時高估了自己的判斷和能力,清帝國其實也對公共財政問題的錯誤研判。這些觀點,都引發起我們反思晚清究竟發生了甚麼事,以及其前因後果。

作者另一個甚為獨到的觀點,就是指林則徐的事蹟在政權手上,變成了方便的統治工具;由晚清至民國,林則徐被扭曲至與歷實完全割離。就是這樣,誕生了神話,卻扼殺了一個民族反省自己境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