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韓國人來說,泡菜就如空氣一樣,有韓國人生活的地方,便會有泡菜的味道流露出來。但到了21世紀的今天,要數在普遍韓國人生活上一種不可或缺的東西,除了那種熟悉的酸辣泡菜口味之外,原來還有令韓國人愛不釋手的咖啡。
過去20年間,韓國人均消費咖啡的數量出現以倍為單位的增長,現在,據調查顯示,韓國人今天每人每日平均喝兩杯咖啡。咖啡的消費需求大增後,越來越多商界投資者都希望藉以圖利,開辦一間又一間連鎖經營的咖啡專門店,尤其是來自西方國家的傳統名牌咖啡品牌,便大舉入侵韓國國內市場。但同時間,一些韓國本地企業也開始對此市場虎視眈眈,積極開發國內的咖啡店市場,其中之一就是caffé bene。
韓國連鎖咖啡店品牌caffé bene,曾經在韓國本地咖啡店市場上,創下過無人能及的神話,在國內的加盟店數目上,不單超過全球最大咖啡店連鎖品牌Starbucks,更於2012年開始衝出韓國,反攻美國,在紐約市內開設首間海外分店。高峰期,caffé bene曾經擁有900多間國內加盟分店,並於美國與中國等國際市場上,開設80與接近300間的連鎖品牌店。而在這個caffé bene市場神話背後,真正推動這場韓國咖啡店品牌革命的人物,是一位名叫「金善權」的韓國企業家。
分享個人創業心得,caffé bene品牌始創人金善權早年前便曾經著書,從個人成長心路歷程到白手興家打造一家接一家成功企業出發,跟讀者娓娓道來箇中的成功要訣,還有曾經面對並克服過的困難。這本原來的韓語書籍,最近翻譯成中文版本,名為《衝到最後一刻:韓國咖啡品牌caffé bene走向全球市場的祕密》,並由擁有豐富翻譯韓語文本至中文的專家史倩親自操刀。
金善權的著作《衝到最後一刻:韓國咖啡品牌caffé bene走向全球市場的祕密》全書分為4大章節,都是按著他個人由第一間成立的電子遊戲機中心開始,再到曾經面對過的生意倒閉、經營環境轉變等挑戰,最後走到成立caffé bene的營商點滴,一步步地把他個人如何走過的生意路分享出來。簡而言之,金善權的營商成功三大元素,就是「衝」、「復原」與「孝」。以「衝到最後一刻」作為著作的標題,「衝」一字對金善權而言,絕對是人生創業成功必不可少的座右銘。出身寒微、年少喪父,主要靠母親一手養大一家九口的金善權,從小已學會不會怨天尤人。書中他曾引用成吉思汗的名言:「不要抱怨世道艱難,我九歲喪父,被趕出村莊後,四處逃難;不要抱怨家中貧寒,我曾吃著野草和老鼠苟延殘喘。」
雖然身無分文,但土壤不好未有打消金善權的求生意志,這更反而成為了他追求擁有成功人生的原動力,往往以不服輸的心態,牢牢地抓緊每一個機會,出盡全力往前衝,並克服一個又一個從商時遇上的挑戰。其實,這種不服宿命的鬥志,與韓國這個從一窮二白開始,短短透過30年間的奮力追趕發展步伐,最終踏上發達國家之路的經驗,都是如出一轍。對一個做生意的商人來說,總曾面對過或多或少的投資失敗風浪,金善權也不例外。但從他在書中提到的營商成功要訣中,原來面對失敗,至關重要的不是選擇逃避,而是更要正面與它衝擊,並把當中每一次失敗的原因,寫起來並放在自己的手提包內,透過整理帶有情緒的精神狀態來克服,其後再把失敗的結論記下,確切執行新的變化。就如書中他曾提到他人生第一次創立的啤酒吧生意失敗後,頹廢過後他便把當中自己犯下的投資錯誤寫下,未有迴避任何的人和事,憑著永不放棄的信念重新振作,把一切市場研究重新再細緻閱讀,最後他成功找對了新投資項目,創出了人生第二次的營商神話。投資事業,最容易叫商人過份重視工作而忽略了平衡家庭生活的需要,但從金善權的個人成功經驗中取經,他個人營商不斷進步的因由,原來都不是金錢或利潤,而是對照顧家人的責任感,使他可以一次又一次在失敗之後,不會終日以淚洗面地頹廢下去,而決定立即重新振作,由零開始開展下一場挑戰。所以,正如他在書上所說,他聘用員工的準則,從不以出身考核,而是以他對工作的熱情與責任感決定,因為有了這兩個原動力,人才會敢於奉獻所有能力,達成自己的目標。
金善權創立的caffé bene,從2008年開始一直急速冒起,曾經成為韓國市場神話,可惜近年隨著韓國國內咖啡店事業競爭過度膨脹,caffé bene的營運越見艱難,眼見大勢已去,金善權亦迫不得已地於2015年把公司轉讓,今年年初caffé bene更因為營運資金危機,已被法庭接管。面對人生第三次投資失敗,究竟永不言敗的金善權能否重新站起來,再一次創造他的創業奇跡,我們定要拭目以待。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