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為何變罪人?
原來,就在全國解放前夕,毛澤東提出了不為大多數人知的針對地下黨的十六字方針,就是清除知識份子地下黨員的十六字方針:“降級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
這一方針政策可謂“過橋拆板”、“打了齋不要和尚”。它不僅是針對一時(限於解放初期)一地(限於南京市和其他剛剛解放的城市)的舉措,而是把全國各地的地下黨員(主要是知識份子地下黨員)暗暗地,一步步地清除出革命隊伍的總策劃。 解放後一系列壓制,迫害黨內外知識份子的政治運動,根源就在於此。
這本書中,收錄了毛澤東極權之下,曾為中國革命獻出青春熱血的一批知識份子受難、思考和殉難的個案,令人動容。其中之一詳述北京名校師大女附中黨委書記兼副校長的卞仲耘, 在文革初期活活被打死的慘劇。
就讀這家名校的學生之中,高幹子弟占了大半。毛澤東、劉少奇、鄧小平、宋任窮的女兒,都曾是這家學校的學生。 這家學校的女校長,都是老革命。周揚夫人蘇靈揚、林默涵夫人孫岩,都曾擔任校長。在她們離任之後,有幾年校長空缺,便由黨委書記兼副校長的卞仲耘擔綱。
卞也是老革命,解放前她在晉冀魯豫和華北解放區報社做編輯工作,進入北京城後,轉入北師大女附中。先當副教導主任、主任直至擔任副校長、黨總支書記。 誰能想到,平時在學校的女學生們眼中,有如慈母一般的卞校長,竟被自己苦心教育的學生,活活打死在校園裡。
此案主兇之一,就是當時的紅衛兵,文革工作組副主任宋彬彬,她受到毛澤東的接見和親口鼓動:“要武嘛!”改名為“宋要武”。遂由原先天真爛漫的女孩子,一下子變成了失去人性的野蠻人。 之後,《人民日報》有文章要求師大女附中改名為“要武中學”。
文革中,光是北京市西城區,就有二百七十六名中小學教育工作者被迫害致死。 這都是毛澤東極權殘酷迫害知識份子的鐵證,他才是真正的、最大的罪人,罪責難逃!無論時光流逝多久,凡是有血性的人們,都不能淡忘這些血淋淋的事實,同時,更相信歷史會有公正的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