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議員專訪系列(5):立法會議員何秀蘭談香港民間政治意識

今年十一月,香港將會舉行新一屆區議會選舉,選出全港十八行政區的區議會議席。這是七一大遊行後首次全面選舉,也是民心背向的一次重要測試。在各政黨摩拳擦掌預備選舉之際,屬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正協助多名政治新秀,參與今年的灣仔區議會選舉,希望與其他泛民主派黨派組成聯盟,取得灣仔區議會控制權,在灣仔區確立民主派的地方執政權,為民主派走向執政之路踏出第一步。

立法會議員何秀蘭,原在商界工作,在外資企業中擔任行政人員,後來加入論政團體"蟻聯",並辭職位,成為劉慧卿的議員助理。一九九八年,在香港特區首屆立法會選舉中,由於比例代表制下,劉慧卿在新界東的號召,令何秀蘭有足夠票數在新界東當選立法會議員。

在二零零零年立法會選舉中,她空降港島選區,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當選立法會議員。現在,她把議員辦事處遷往灣仔,以灣仔作為一個試點,希望將區議會由一個諮詢組織,轉型成為地方執政的權力機構。何秀蘭說,她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參選灣仔區議會。如果政府不能聽從民意,議員辦事處便會與社區團體合作,以議員辦事處的力量,自行執行政策,扮演對其他地區的示範作用。

何秀蘭在2001年時開始構思區議會功能轉型,因為現在的區議員,無論是民主派的,還是親北京的代表,都只是在市民遇到不公平對待時替市民出頭,又或者提供一些齋宴蛇宴一類的親民活動,最終會淪為政府收買人民的以小恩小惠工具,而不是真正建設社區的機構。何秀蘭抨擊現時的區議員,一味只是向人民派發小恩小惠,淪為政府以小恩小惠收買人心的工具,而不是把區議會變成一個建議社區的機構。

香港區議會目前仍有委任議席。根據法例,行政長官有權委任三分一區議員。何秀蘭認為,如果行政長官真的修改法例,意圖阻止民主派人士在七一後控制區議會,何秀蘭評論說,政府以區議會委任議席控制區議會,政府若然修改法例,由於七一後政治意識高漲,政府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她呼籲市民在即將到來的區議會選舉中,不僅重視由政治人物所派發的小恩小惠,而需要考慮候選人能否真的代表市民,更不應考慮候選人派了多少的福利。(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