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飛客機未獲歐美認證 ARJ21前進越南失利

越南廉航「越捷航空」(VietJet Air)租用兩架中國商用飛機公司(中國商飛)生產的ARJ21,準備在農曆新年期間載客,但當地媒體報道,因為認證工作及手續遇到困難,該兩架ARJ21最終並未在越南投入商業營運。

去年12月,越捷致函給越南交通運輸部以及航空局,提出租用兩架ARJ21投入春節從河內及胡志明市飛往昆島(Con Dao)的載客服務,希望當局在手續上予以協助。

越南《民智報》(Dan Tri)報道,塗有越捷航空標誌的ARJ21曾在河內內排國際機場(Noi Bai International Airport)、胡志明市新山一國際機場(Tan Son Nhat International Airport)及昆島機場降落,不少人因此認為,ARJ21已準備好在農曆新年的旅遊旺季載客。

然而,ARJ21之後又飛離越南,報道引述來自越南航空局的消息指出,ARJ21只是在越南試飛,未有在越南正式投入商業營運。根據當地規定,各型號的飛機進口到越南必須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歐盟航空安全總署(EASA)或越南航空局的認證,但ARJ21還未獲得FAA或EASA的認證,而想要取得越南航空局的認證亦很困難,因為越南的主管單位沒有足夠的能力為ARJ21進行認證。

當局尚未掌握詳細資訊

報道稱,如果越捷航空引進的是波音(Boeing)、空中巴士(Airbus)或是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生產的飛機,在越南作商業飛行的認證手續將簡單得多。此外,越南航空局尚未掌握有關中國商飛的飛機設計、製造和保養以及飛行的正式資訊,因此也無法對認證程序作出評估。

中國商飛成立於2008年,ARJ21是其生產的首款渦輪引擎區域航線客機,但越南媒體指出,該款飛機的引擎與核心裝置和零組件分別來自美國與德國。

除了ARJ21外,中國商飛目前還有C919窄體客機;截至去年8月,中國商飛已交付140多架ARJ21給12家客戶,主要買家都是中國企業,包括中國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這三間中國航空巨頭。

中國商飛副總經理魏應彪去年11月與越南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會見時表示,希望加強與越南企業的合作,以及和越捷航空深入洽談,促進中國商飛與越捷航空的合作成為新模式,讓中國製造的飛機可以在越南營運。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