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人非法為中國刺探情報被瑞典法院判刑

首宗維吾爾人涉嫌在瑞典非法向中國提供情報案,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4個月,是全球首宗同類案件。另外,新疆自治區主席兩會期間指,維稳是第一責任,並巳審理約二百名涉及75事件的疑犯。(海藍報道)

0:00 / 0:00

瑞典當局較早前逮捕一名維族前巿長,涉嫌非法向中國提供情報案件,斯德哥爾摩地方法院週一(8日)下午1時30分用書面作出判決,61歲的梅蘇特被指控的罪名成立,判有期徒刑1年4個月。負責案件的檢察官連斯正(Thomas Lindstrand )接受訪問時表示,法院認為有足夠證據證明梅蘇特非法搜集情報,調查期間,他們曾經很難搜集證據,最後完成調查,法院認為這是嚴重的罪行,因此判刑。

連斯正又指,雖然沒有判最高刑期4年,該判決希望可以阻嚇向中國非法提供情報的活動。由於法院剛判決,未知瑞典駐華大使館有否提出抗議。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則表示,該組織認為判決較輕,可能考慮梅蘇特身體狀況不佳及年老。判決對中國情報網絡系統是一個打擊,歐盟防範中國情報網絡採取積極相應措施。世維會譴責中國對該組織及海外維族人非法搜集情報。他說:我們警告中國政府,停止利用在海外對維族人的監控,同時利用間諜及情報人員搜集維族人訊息的方式要立即停止。

案件自2月初起,在斯德哥爾摩法院進行7天聆訊,並於2月22日結束,法院是次聆訊共傳召十名證人,當中不只維吾爾人。至於涉案的駐華大使館人員及中國記者,巳離開瑞典,所以沒有出庭,他曾為案件進行10個月調查。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瑞典情報安全機構09年6月逮捕梅蘇特,指他從08年 1月至09年 6月,“以非法手段為其他國家取得及分發他人的資料,從中獲利”。梅蘇特曾任新疆和闐市長,90年代末由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安排,經香港到瑞典申請政治庇護,2002年取得公民身份。2008年,梅蘇特開始從事間諜活動,2009年 5月梅蘇特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第3屆會議。

另外,全國人大代表、新疆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週日(7日)在兩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新疆7.5事件到目前為止,巳經審理和審判了97案198人。凡是參與75事件,從事打砸搶燒的犯罪分子,都依法進行了刑事拘留和滯留。努爾•白克力重申,75事件是一起由境內外三股勢力策劃、煽動境內分裂分子組織實施的犯罪事件。

就互聯網問題,努爾•白克力表示,現在新疆所有商業網站已百分之百開放,其他網站也將逐步開放,而且時間不會太長。烏魯木齊75事件之後,新疆對互聯網實施了管控,這種通訊管制的措施為迅速有效地處置75事件,平息事態,維護新疆大局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努爾•白克力又指,從2009年12月28日開始,逐步開放互聯網、手機短信以及國際長途電話通訊。另外,2009年新疆經濟增長率為8.1%,低於去年全國8.7%的增長。

烏魯木齊巿一間網絡公司職員表示,直至週一,他未能打開商業網站,只能打開30多個巳開放的限量瀏覽網站。他又指,自75事件後,新疆的通訊很不方便,公司生意額下跌過五,很多網上工作沒法處理,要改由內地分公司處理。

他說:我們搞網絡這方面的,沒有開通,還是以前的那一些,所說的商業網站,它可能指銀行網站,因為銀行網一直都有開。基本有些郵件不能往外地發,像新浪網站,附件都不能發。

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維吾爾中文在線創辦人伊力哈木則表示,新疆當局只開放中文商業網站,維吾爾語言的商業網站,以至維族語言的其他網站包括文化、藝術等網站,他沒有發現任何一個可以打開,維族語言的搜索引擎也打不開。

根據官方統計,去年7月發生的75騷亂,導致近200人喪生,大約1700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