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訪民移步香港六四晚會申訴冤情

0:00 / 0:00
香港紀念六四24週年的遊行活動,也有來自大陸的訪民參加,圖中為一位湛江訪民接受記者訪問。(粵語部文宇晴拍攝)
香港紀念六四24週年的遊行活動,也有來自大陸的訪民參加,圖中為一位湛江訪民接受記者訪問。(粵語部文宇晴拍攝)

每年一次的維園六四燭光晚會,已不單是香港人悼念六四亡魂的活動,今年更成為大陸訪民申訴冤情的地方。(文宇晴報道)

在香港,一如既往,支聯會晚上在銅鑼灣維園擧行燭光晚會,悼念在六四中的死難者。不經不覺,今年已是第24年。

不少人在晚會八時舉行前,已陸續到達會場,現場人山人海,坐滿維園足球場及草場,由於人數太多,部分人士更未能進入會場,他們只好在馬路旁坐著。

不少來自大陸的訪民,借著這個活動,把原本單純悼念六四死難者的地方,變成大陸訪民的"上訪場所"。

湛江失地村民一行九人,突破阻撓,成功來到香港。徐女士對本台表示,他們多年來要求解決問題,當地政府不作為,因此借助香港的六四晚會,前來喊冤。她說︰"我們不止這麼小心,但還是不肯曝光,不肯坐在這裡,因為他們怕受到打擊報復。

湖北藉的香港居民王豔,家鄉的土地財產糾紛,王豔自2005年開始不斷上訪尋求解決。她來香港定居後這幾年都有來到維園,與很多人一樣,懷著悲痛的心情來悼念六四死難者。她說︰"我不是反黨,只是來表達我的訴求,因為我沒有地方申訴了。以前我沒有參與過,在大陸時沒有這樣的互動,不知道的。現在在香港來過幾次,也看到電視,感到很傷感。"

出席燭光晚會的還有24年來風雨不改來的雷伯伯,今年已是85歲。他對記者說,六四屠城事件印象至今很深,即使當年不在北京的現場,但從報道中了解後,他認為當年的死難者需要一個公道。他說︰"港英政府時已來參與了,不來不安樂。"

香港,6月4日,社運人士古思堯參加六四24週年紀念活動。(粵語部文宇晴拍攝)
香港,6月4日,社運人士古思堯參加六四24週年紀念活動。(粵語部文宇晴拍攝)

也有第4年來參的大專生鍾同學表示,對於早前支聯會"愛國愛民" 口號引起的爭議,鍾同學說雖然字眼會引來部份人不認同,但不代表會動搖市民來參加六四晚會的決心。她說︰"因為有些真相是需要我們每一年站出來爭取,不是躲在家裡就可以做到。我相信很多人都不認同愛國,但不代表這句說話就會忘記本身的宗旨,就是悼念當年的學生。"

而第一年來到維園的大專生黃同學說,對目前大陸平反六四不抱期望。他說︰"不會抱有期望,因為這是多年積累已久的事情。"

香港社運人士古思堯,雖然身有官司有身,但他說,作為支聯會義工的他,必定會出席。他慨嘆現在大陸和香港的民主進程不斷受到打壓,但作為平反六四主要基地的香港,燭光晚會是具很大的意義的。他說︰"意義很大,因為現在很多大陸民眾看著香港的,如果香港有民主、人權和法治,就會影響整個中國的民主和人權。"

而超過30名學聯成員,在銅鑼灣時代廣場完成了64小時絕食,稍作休息和進食調整身體後,晚上繼續參與維園的燭光晚會,宣揚六四精神。

"無忘六四痛楚,延續學運之火。"

有"女長毛"之稱的民間人士雷玉蓮,周一晚和數名市民,帶同標語和花牌,來到中聯辦外悼念六四。不久後警方出動數人把所有人帶離,並隨即進行清理工作。

2013年6月4日,香港市民紀念六四事件24週年的活動中,能看見不少大陸訪民的身影,他們帶著訴狀,在衣服上寫上自己冤情和訴求。(香港市民提供)
2013年6月4日,香港市民紀念六四事件24週年的活動中,能看見不少大陸訪民的身影,他們帶著訴狀,在衣服上寫上自己冤情和訴求。(香港市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