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周一(27日)宣布,將減少非醫學需要的人工流產,並規範不孕不育症診療服務,以及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
中國國務院在其 官方網站公布《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國務院說,將採取行動,避免意外懷孕,並鼓勵男性「分擔責任」,防止意外懷孕。執政機構補充說,當局旨在改善性教育,加強流產後和生育後的計劃生育服務。
《綱要》承認,目前中國城鄉、區域和群體之間婦女發展存在差距,農村特別是欠發達地區婦女民生保障力度還需加大。婦女在就業、人身財產、婚姻家庭等方面平等權利的保障仍面臨現實困難。婦女參與國家和經濟文化社會事務管理的水平有待全面提升。針對婦女各種形式的歧視不同程度存在,性別平等觀念有待進一步普及,婦女發展的社會環境需要進一步優化。
路透社引述中國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黃曉薇指出:「性別平等的基本國策和兒童優先的原則需要得到深化。」
中國已經制定了旨在防止針對胎兒性別進行選擇性人工流產的嚴格措施,這些措施被批評為助長了性別不平等。
在多年試圖限制人口增長之後,中國政府正在承諾實施旨在鼓勵更多家庭的政策。它在6月說,它現在將放寬之前的二孩政策,允許所有夫婦擁有三個孩子,同時還在推出政策,希望減少撫養孩子的經濟負擔。
目前還不清楚周一的措施是否旨在解決中國出生率下降的問題,智囊團和政策研究人員已將其視為未來幾十年的主要社會政策挑戰之一。
儘管中國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最新的人口普查顯示,2011年至2020年的人口增長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最慢的。預計人口將在幾年內開始下降。
國家衛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至2018年期間,平均每年有970萬宗墮胎,比2009-2013年的平均數上升約51%。該數據沒有說明有多少墮胎是出於醫療原因。
目前中國女性人口超過6.88億,0-17周歲人口約為2.98億,二者合計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二。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