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澳元首會晤關注香港南海 擬新協定抗中國保印太安全

莫里森出訪東京與菅義偉會面,兩國擬訂新協議加強國防。(路透社 / 2020年11月17日)
莫里森出訪東京與菅義偉會面,兩國擬訂新協議加強國防。(路透社 / 2020年11月17日)

0:00 / 0:00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周二(17日)訪問日本,是日本首相菅義偉上台後,首位到訪日本的外國元首。莫里森和菅義偉會面後,發表共同聲明,提及兩國將簽訂《互惠准入協定》,加強軍事防衛合作,應對中國介入東海和南海的局面。(陳駿豪 報道)

日本《共同社》報道,菅義偉周二(17日)在官邸會見莫里森,兩人關注中國在西太平洋區域擴大軍事活動,兩國為了保障國家安全利益,會後透露已就簽署日本自衛隊與澳大利亞軍隊聯合訓練的《互惠准入協定》(RAA),達成基本協議。

RAA已經商討6年,目前仍要兩國國會通過才生效。

現屆菅義偉政府將澳大利亞定位為「準同盟國」,希望透過RAA,規定對方軍隊可以在簽署國參加軍事演練和行動,強化防務合作。若能實現,澳大利亞將是首個與日本締結類似協定的國家,是繼1960年,日本與美國簽訂《日美地位協定》以來,外國軍隊在日本有進出港口的特權。

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認為,日澳兩國簽訂RAA,主要防範中國。

林和立:其實主要是防範中國勢力擴張,近年印度、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有「QUAD」鬆散的聯盟關係,目的是針對中國,防止中國擴張,日本除了與澳洲在經濟和國防有合作,日本亦與東盟各國特別是越南,有售賣軍火的協定,他們目的在(防止)中國亞太或印太地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會威脅各國國家安全。

林和立又認為,日本仍然要防範中國干擾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問題。

林和立說:其實釣魚島很小的,在海中心幾塊大石,但象徵意義很大,象徵中日勢力互相硬實力的碰撞。另外,中國的海軍和空軍近年經常接近日本的專屬海空域,引起日本提高防範。

菅義偉在會面時表示,「在印太地區,日澳雙邊的安全和國防合作,旨在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這個目標越來越重要。」他又認為,日本與澳大利亞將於經貿和國家安全領域,進一步合作,務求令「印太地區自由、開放。」莫里森就說,「澳日兩國的特殊戰略夥伴合作講出重大一步,RAA是兩國國防的合作標誌」,又提到兩國奉行自由民主和市場經濟,有義務保障地區安全。

另外,日澳兩國元首發表聯合聲明時,特別提及南海局勢,聲明不點名批評中國「加劇緊張的威脅性嘗試」,兩國對南海軍事化和發射彈道導彈等事件表達嚴重關注。至於東海局勢,兩國元首「強烈反對(他國)謀求改變現狀、加劇緊張、威脅的單方面行為。」

莫里森和菅義偉又特別提及香港,對香港民主持續惡化表示「極度關注」,強調維護香港民主程序及體制,以及關注在《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下,香港應該持續享有「高度自治」。

日本近日與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度舉行部長級會議,加上這次日澳兩國元首會面,被視為持續抗衡中國。外界亦預料,日本將會繼續向美國購入更多隱形戰機和其他軍備。北京批評美國牽頭「搞亞洲小北約」。外交部發高人趙立堅指責日澳兩國「干涉中國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