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前的遊行示威中,有人將國旗抛落海,香港法官將涉事的五個人釋放或保釋,《人民日報》用戶端周日(18日)發文,粗暴干預香港法官的裁決權,法律界批評這種受命於中宣部的命題文章,證明了香港市民抗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黃小山 / 程文 報道)
《人民日報》用戶端周日(18日)晚發表「警察捉人、法官放人」的評論,對香港法官裁定五名被捕的丟國旗落海人士,一人無條件釋放、四人保釋的做法,表達強烈不滿,公開批評法官的行為是包庇和姑息養奸。
儘管很多青壯年香港人都走上街頭「反送中」,但官媒依然在以廣大港人的名義表達「強烈憤概,要求嚴懲」。《央視》新聞頻道,也以「快評」方式予以轉評。 據悉,這已是三天之內,《人民日報》再次發出導致各界感到愕然的官方表態。在周五(16日)用戶端亦發表文章,公然對在墨爾本當街集體說粗口的留學生大加褒揚,指那才是中國青年的樣子。
媒體人士透露,《人民日報》出籠的兩篇文章,都沒有出現在當天的報章上,而是以新媒體用戶端的方式發放,網信辦統一指令由全國網媒和移動用戶端統一轉發。
河南維權人士孫瑞峰在朋友圈轉述法律界的觀點,指罪與非罪只能法院說了算數,警方說了不算數,《人民日報》說了也不能算數;這也是全人類認可的文明司法規則。
法律界人士石玉亦在朋友圈指出,這樣的文章會令港人更加不相信。
要求匿名的法學教授對本台記者說,《人民日報》的文章直接佐證了香港人的恐懼,他們也正是因為恐懼大陸的司法缺乏基本的保障,才會起來抗爭,並演變到如今的程度。
他說:香港不是大陸的刑法,就是他們有這樣一種恐懼,法官讓他取保,沒有任何問題。這個《人民日報》它認為,政治犯是不能取保的。你看大陸的很多的政治犯,抓進去以後,家裡人連他在甚麼地方都不知道。這一次(香港)這個反《逃犯條例》,其實就是他們(香港人)有這樣一種恐懼。
他還指出,中國留學生在墨爾本辱駡香港學生的做法,本身就是向全世界顯示粗鄙的狀態,而官媒以國家的高度力挺這樣的流氓,顯示中共從建黨以來的一貫做法。
他說:過去的留學生帶回國的都是科學、都是文明,他們現在在世界上都是一種粗俗的,近乎於流氓的這樣一種形象。我們都覺得是一種恥辱。作為代表國家發聲的這樣一個喉舌,它發出這樣的論調,那確實是讓我們進一步看清了它本質就是這樣。你看毛澤東選集的第一篇文章,《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裡面就是有「踏上土豪劣紳的小姐的牙床滾一滾」。從開始就是一副流氓的姿態。而且它這種教育,也把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教育成了跟他們一樣的人,所以才會發生海外留學生的這樣一種情況。
據知情人羅小姐指出,類似的官方文章,借助於技術管控手段,形成單向的傳播,知識界對《人民日報》這兩篇文章的批評和反彈遭到遮罩,大多數人根本無法從自己的朋友圈看到。
羅小姐說:好多東西都看不到了呀,你看香港的那些事情,99%的國內管控得沒有真的東西在裡邊,根本看不到一點消息。
而類似的粗鄙做法代表著最高層的意思,而下面的人只是跟上,甚至是在表現的時候也會有「力度過猛」的可能。本台記者致電《人民日報》,但對方沒有接受採訪。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包括《人民日報》、《央視》等在內的官媒報道用詞粗鄙,相當於駡街的做法,引發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