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報道,隨著上海等地疫情擴大,中國改變原先只用國產疫苗的立場,考慮引進德國BioNTech生產的BNT疫苗。
報道指出,目前中國主要依賴自產的科興和國藥新冠疫苗。但根據香港和馬來西亞的研究顯示,中國疫苗對抗Omicron變異株的防護力和保護時效,明顯落後BNT疫苗。隨著上海等地疫情擴大,最近中國領導人似乎改變立場。
報道說,未來幾周,BioNTech將與中方代表展開談判。
知情人士表示,疫苗生產不是問題,只要北京點頭,BioNTech有能力供應全中國的需求。
早在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即與美國輝瑞製藥(Pfizer)簽約研發疫苗,也與上海復星醫藥談好合作條件。
2020年年底,這款採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新技術的疫苗獲美國和歐盟批准,成為西方國家最早上市的COVID-19疫苗。過去1年多來,BNT輝瑞疫苗在世界各地大賣,在中國卻被卡關。
報道指,BioNTech執行長烏格(Uğur Şahin)曾到上海談判,中方暗示願意批准,復星原本預期疫苗在去年6月上市。
不過,由於科興疫苗沒有獲得歐盟的許可,以及中國堅持自己研發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導致BNT疫苗至今無法獲得中國的批准。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指出,中方顯然將科興疫苗也獲得歐盟批准視為政治交易,對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堅持獨立審查、要求科興提供更多臨床數據不滿;歐盟專家要求檢查科興的工廠,也遭中方刁難。
報道認為,由於科興疫苗沒有獲得歐盟的批准,BioNTech疫苗也無法在中國上市。
記者/責編:鍾廣政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