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反送中」重拾身份認同 加國港人以演奏會支援囚抗爭者

0:00 / 0:00

香港「反送中」運動除了牽動香港的人心,亦令早已移居的海外港人,重拾香港人的身份認同,繼而加入香港民主運動的行列並貢獻更多。自小移居加拿大的香港藝術家蔡維紀(Ricker Choi)自2019年起以音樂及畫作記下抗爭運動的點滴,望以藝術感染更多人,縱因此被黨媒點名批評,亦無阻他繼續舉行演奏會,為在囚抗爭者籌款。

Ricker僅13歲便跟隨家人移民加拿大,生活早與香港脫節,在2019年之前,他的生活與普通加拿大人無異,即使2014年亦有接觸過「雨傘運動」的新聞,但感覺亦如同聽到敍利亞或世界上其他不公義的事情一樣,沒有特別深刻感受。

Ricker與香港的重新連結,始於2019年6月兩場「反送中」大遊行。當時Ricker從新聞中看到數以百萬計的香港人走上街頭,他為此而震撼、感動。

Ricker說:在多倫多三十多年,已不太理會香港的事情,可以說是一隻「加(拿大)豬」。我記得很清楚當天林鄭在6月9日仍說一定要通過(送中條例)二讀,怎料6月16日有雙倍的人出來反抗,當刻真的很感動。

Ricker經歷「反送中」運動後,由「加豬」變為抗爭藝術家,甚至被黨媒點名批評,但仍無阻他出席大大小小的遊行集會。(胡彗藍 攝)
Ricker經歷「反送中」運動後,由「加豬」變為抗爭藝術家,甚至被黨媒點名批評,但仍無阻他出席大大小小的遊行集會。(胡彗藍 攝)

望以古典音樂家故事鼓舞香港人

自始之後,Ricker加入海外支援香港抗爭的行動,並運用自己的專長——音樂,為612基金、星火同盟、石牆花等籌款,進一步投入參與香港的民主運動。

Ricker正職是金融服務業,與文化藝術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他11歲已開始接觸音樂、12歲開始學琴,雖然最終沒有選擇音樂為事業,卻為他在海外參與香港民主運動帶來了新角色。而隨著對運動的參與程度越高,Ricker的想法亦更加多,2020年初他開始構思籌辦演奏會,但3月起卻碰上多倫多因疫情封城,一轉眼便要到2022年才辦得成。Ricker透露,舉辦演奏會的目的,是希望鼓勵香港人不要放棄。他以古典音樂家如蕭邦的故事為例,生於波蘭的蕭邦隨被迫流亡,但為祖國波蘭寫了膾炙人口的《革命練習曲》,表達對波蘭革命失敗的感覺。

Ricker說:蕭邦生活在很動盪的波蘭,當時波蘭被俄國佔領,他選擇離開波蘭,亦不認自己是俄國人,到死亡的一天都未能回到波蘭。但他繼續用音樂表達他對波蘭的情懷,例如為波蘭寫了波蘭舞曲等。

他又提到另一位出生於俄國的音樂家拉赫曼尼諾夫,亦因為逃避動蕩而舉家移居美國,終身未再踏足故鄉。

Ricker說:他(拉赫曼尼諾夫)在美國定居時都不停留意及批評列寧政權,甚至參與聯署,蘇聯因而禁播他的音樂。

Ricker即將舉行的演奏會,將分享多位古典音樂家受政治壓迫下的創作,藉此鼓勵香港人繼續努力。(受訪者提供)
Ricker即將舉行的演奏會,將分享多位古典音樂家受政治壓迫下的創作,藉此鼓勵香港人繼續努力。(受訪者提供)

Ricker覺得自己從這些古典音樂家的歷史中找到共鳴,覺得和自己、乃至海外香港人的情況好相似,令他更想以演奏會分享這些古典音樂家在獨裁政權鎮壓下的經歷,從而鼓舞香港人。只不過後來疫情來臨,音樂表演被迫暫停。而Ricker又開始了以別樣形式繼續支持香港民主運動。

Ricker說:都係想用藝術創作表達我對香港的感情,所以便開始畫畫,到現在都差不多畫了一百幅畫作。我起初沒想過義賣籌款,因只是自我表達,怎料放上網後很多香港人很有認同感,聯絡我想買畫,才開始用畫作幫不同組織籌錢。

Ricker指他的演奏會將會為細葉榕人道支援基金籌款,期望為海外香港人提供更多支援香港在囚抗爭者的途徑。

Ricker在今年初被黨媒點名批評,指他的作品是「毒曲」、「毒畫」,違反國安法。但他自言不會因此退縮,他覺得藝術就如在自己生命中種下種子,讓自己在運動中有參與的角色。

Ricker說:我希望更多在香港的人,或者離開了香港的人,看到原來可以用不同的藝術方式來支援香港。

Ricker至今已為香港創作百幅畫作,亦即將舉行演奏會為在囚抗爭者籌款。(胡彗藍 攝)
Ricker至今已為香港創作百幅畫作,亦即將舉行演奏會為在囚抗爭者籌款。(胡彗藍 攝)

88年為避中共舉家移民

Ricker坦言,自己的政治立場受到家庭背景影響不少。Ricker媽媽向來覺得共產黨的一國兩制並不可信,因此舉家移民。

Ricker說:我小時候媽媽已跟我說很多共產黨的惡行,如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到八十年代中英聯合聲明簽署時,我媽媽已經覺得要離開(香港),所以我88年已經來了多倫多。小時候已經覺得共產黨是很邪惡的政權,到八九六四後就更加確定我對這個政權的看法。

家庭背景加上受「反送中」遊行的鼓動,令Ricker開始留意香港民主運動,但他發現身邊有一半的朋友都是「藍絲」或「小粉紅」,於是他更積極研讀香港人爭取民主的經過及歷史。

Ricker說:一開頭我很多事情都不認識,我連甚麼是和理非、勇武、泛民、本土都不認識,但他們在罵我時,我亦要查證究竟是甚麼一回事,明白到很多香港政治方面的事。

Ricker在2020年初創作的《香港狂想曲》,歌曲影片在YouTube已得到數以萬計人迴響,並在社交媒體被大量轉載。

記者:胡彗藍 責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