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競爭激烈,小米SU7正式登場後,華為和奇瑞汽車聯手打造「智界」突出奇招,只要持有SU7訂單購買任何一款智界S7,就可獲得5000元(人民幣,下同)優惠,惹來不少小米支持者批評華為「吃相難看」,不去與特斯拉競爭反而「揮刀向同胞」。
網傳有華為門市銷售人員指等待小米SU7交車時間較長,恐由6至8個月不等,若準車主持有SU7訂單並購買智界S7,付完尾款後,將可直接在車價上折抵小米SU7因為「鎖單」不可退的5000元訂金。《紅星新聞》向四川成都的一間華為授權體驗店求證,工作人員證實「確實有這樣的政策」,並謂全國的鴻蒙智行簽約門店都能為顧客辦理申請。
銷售人員表示,有關優惠目前只限於智界S7車款,在今年5月底前各地門市都能辦理。華為的做法雖然並沒有要求客戶退訂小米SU7,但一般車主都不會購買2部電動車,銷售策略可謂相當到位。另有報道指,蔚來亦對已落訂的小米SU7準車主給予補胋,門市銷售人員稱:「只要你下單,我們同樣補貼5000元,我們的『大訂』也是5000元,而且即使是鎖單,也隨時可以退訂金」。
蝕住造車 雷軍:不要談「性價比」
不過,小米董事長雷軍心情似未受影響,還在微博點名華為、蔚來及小鵬等汽車做得「不錯」,如果等不了小米SU7交車,「大家也可以考慮選購」其他品牌的電動車。另方面,小米SU7的銷情仍然看漲,雷軍周二(23日)在小米投資者大會上宣布,截至本月20日,SU7鎖單量已經超過7萬輛,今年的交付目標超過10萬輛。
另外,雷軍上周四(18日)在抖音開直播,曾被問到小米汽車的「性價比」,他坦言純電動車企業難以賺錢,甚至離譜到一部車蝕10多萬元,「所以在一個巨額虧損的行業裡面,大家真的不要談性價比。每一輛純電轎車都有很強的性價比,因為都是虧損的。」
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所屬中汽中心專家吳松泉亦表示,以中國國內銷售為主的新能源車企普遍虧損,每賣一輛虧損介於1萬至3萬元;博世中國總裁徐大全也說,電動車虧本銷售現象並不健康,大量車企恐遭淘汰出局。
編輯:李向陽(台北 報道)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