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認定中國造船海運業不公平競爭 貿易代表指可採取行動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指中國利用不公平的政策和做法,在全球海運、物流及造船業佔據主導地位,認為可根據「301條款」對北京採取行動;中方批評美方的結論「充滿對中國的不實指控」。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周四(16日)表示,經調查中國在造船、海運和物流領域的做法後,發現須對北京破壞公平競爭的行為採取「緊急行動」;USTR是在去年應5個工會的申訴展開調查,得出上述項結論。

戴琪在聲明中說:「北京在有關領域針對性地主導破壞公平、市場導向的競爭行為,增加了經濟安全風險,是振興美國產業的最大障礙。」

調查報告認定中國以佔據全球造船及海運業主導地位為目標,利用各種方法讓自家產業享有優勢,包括提供財政支援、對外國公司設置障礙、強迫技術轉移、竊取智慧財產,以及利用採購政策等;北京還藉由人為方式大幅壓低中國在海運、造船及物流業的勞動成本。

「美國造船業衰落與中國無關」

美方調查引用的數據顯示,在規模達1500億美元的全球造船產業當中,中國佔比從2000年的約5%大增至2023年的超過50%,大多歸功於政府補貼,反觀一度稱霸市場的美國造船業佔比已縮減到不足1%。

戴琪認為,根據《1974年貿易法》(Trade Act of 1974)第301條規定,調查結果為投資美國並加強美方的供應鏈而採取緊急行動「奠定基礎」。

中國商務部周五(17日)反駁稱,中國對該項調查「強烈不滿並堅決反對」,認為美方的結論充滿對中國的不實指控,「從歷史上看,美國造船業衰落與中國無關。」301條款調查是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當年首度執政時,用來證明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合理性的重要工具。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陳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