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盜賊變軍事武器」 中國黑客潛伏基建削美回應衝突能力

中國黑客據報已從商業機密竊賊化身成地緣政治衝突的「排頭兵」,近期名為「颱風」(Typhoon)的大型黑客行動,就是為美中可能衝突的預先安排,以阻礙美國作出反應;中國駐美使館反駁稱,美國為了推進地緣政治野心,兜售中國黑客的錯誤訊息。

《華爾街日報》題為〈 中國黑客從笨拙企業盜賊成為軍事武器〉的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稱,2023年秋,美國國安顧問沙利文(Jack Sullivan)曾在白宮密會電訊及科技界高層,並表示中國黑客已有能力令到數十個美國港口、電網與其他基礎設施停止運作;這些攻擊威脅到公眾安全,華府需要業罪協助根除網絡入侵者,但當時出席會議的高層,包括沙利文在內,沒有人知道中國黑客已試圖深入美國基礎電訊系統。

不定期測試出入管道

報道指出,這些與中國軍方有關的黑客早在2019年初開始行動,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與民間機構更發現,黑客入侵潛伏期甚至長達數年,且會不定期對出入管道進行測試,有藏身在某機場系統的黑客每半年測試是否仍能有效進出,還有黑客在水資源系統潛伏9個月並移轉至其他伺服器窺探耕地運作,以及在洛杉磯的基建網絡搜索當地回應緊急事故的資料。

多名國安官員透露,其中黑客「伏特颱風」(Volt Typhoon)的部分任務是擾亂太平洋美軍補給線,以便在未來包括解放軍可能進犯台灣等美中兩國的衝突中,破壞美方作出反應的能力;至於2023年中開始入侵電訊企業的黑客「鹽颱風」(Salt Typhoon),則能夠取得包括美國資深官員在內的上百萬使用者數據,即使透過固網與總統當選人特朗普聯繫的數通電話也成了目標。

駐美使館斥污衊毀謗

數名聽取閉門簡報的國會議員與官員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對於黑客深度入侵感到震驚,後續處理困難重重。負責網絡安全的副國安顧問紐柏格(Anne Neuberger)表示,黑客行事手法非常謹慎,會刪除網絡保安紀錄,部分電訊業者又沒有適當備份,所以實際的影響範圍可能沒人知道。

中國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批評,美國為了推進地緣政治野心,兜售中國駭客的錯誤訊息。他說,美國有些人似乎熱衷創造各種形態的「颱風」,但美國必須停止對其他國家的網路攻擊行為,避免以網絡安全為由汙衊毀謗中國。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