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由中央政府以至平民,為了擁護總書記習近平可謂無奇不有。當大家對堂堂一流學府清華和北京大學,紛紛設立習近平思想研究中心以示表忠感到不悅,最近一套由地方政府製作的「膠劇」《當馬克思遇見孔夫子》,肯定令大家「嘆為觀止」。該劇透過孔子與馬克思穿越時空的對話,歌頌習近平的治理理論。但網民不賣帳,嘲笑指「荒謬、奇葩」,有人更說「台詞不是人能想出來」。
這套能以香港人用語「玩膠」來形容的神劇《當馬克思遇見孔夫子》,是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與湖南廣電局聯合製作,每集半小時一共五集,本月9日在湖南衛視播出,以宣傳習近平兩年前提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果」的思想。
該劇第一集主題是「執經叩問」,馬克思穿越時空到了中國,在湖南有千年學府之稱的嶽麓書院(虛擬製作)相遇,與孔子對話。在第一集,馬克思以標準中文說:「我到中國100多年了,其實,我早就是一個中國人了」,更說孔子和他的思想非常相似,一個致力於「維護一個穩定的體系」,而另一個致力於「全人類的解放」;劇中的孔子表示贊同,指兩人「都希望為人類謀得最高的幸福」。
不單有兩人對話,該劇更有專家旁述,其中一幕是有學生提問,中國應如何回應西方國家阻礙與台灣統一,孔子回答說:「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畫面中在旁邊的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郭繼承解釋:「當我們國家發展權益、人民利益受侵害時,該用武力保護國家統一、民族尊嚴和人民利益時,毫不含糊。招之即來,戰之能勝。」
而在結尾時,劇中借用專家之口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當代的中國化和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
據了解,此劇「創作」靈感來自已投奔中共的著名作家郭沫若,1925年發表的小說《馬克思進文廟》,筆下的馬克思在孔子在上海見面,交談後發現自己追求的共產社會與孔子提倡的大同社會非常相似。
黨媒《人民日報》大讚此劇,不過在網上引起一輪嘲笑風,有網民指「這台詞不像人能想出來的」。中國網紅「李老師不是你老師」更指,馬克思與孔子的思想本質上是「死對頭」,馬克思追求平等、消除階級,但孔夫子卻崇尚社會階級秩序,他認為「舞台上的馬克思只是替身,真正與孔子結合的是總書記」。
責編:李榮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