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雖然世衛明確表示,全球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個案大減九成,有理由對疫情樂觀,但中國卻再三表明要以防疫為由,以2025年為目標,推全國通行健康碼,對所有國民作長期實時監控。
中國國家衛健委周三(9日)於其官網發布 消息,指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文件,提出到2025年,每個中國國民擁有一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一個功能完備的電子健康碼。
文件稱,由於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健康碼以「省內通行」為主,從全國層面看,地區間健康碼不共享互認的情況普遍存在;因此,中國官方目標是,到2025年,中國初步建設形成「互聯互通」的全民監控平台,每個居民擁有一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一個功能完備的電子健康碼。屆時,中國政府就可利用大數據追蹤所謂「風險人群」,長期實時監控中國民眾。
在中國政府表明要以疫情理由作長期監控的同一天,世界衛生組織卻表示,過去一星期全球共錄得9400宗新冠病毒的死亡個案,較9個月前比較減少接近九成,有理由對疫情感到樂觀。
亦由於疫苗普及和社區漸有群體免疫力,多國亦放棄使用電子監控模式的防疫手段。其中,新加坡公眾自4月26日起,到大多場所已無需再使用「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登記,新冠病人也不必再上載他們的「合力追蹤」的數據。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