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部近期下文,今年9月1日起,各地幼稚園全面落實「童語同音」計劃,即普通話教學。實施重點是少數民族地區。蒙古族學者說,近期呼和浩特蒙古族幼稚園破例招收漢族學齡前兒童入學。
根據 「童語同音」計劃的通知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聚焦民族地區、農村地區,進一步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抓住幼兒時期的語言學習關鍵期。
教育部下文幼稚園採用全漢語
現旅居日本的靜岡大學教授楊海英本周三(11日)接受本台採訪時指出,當地政府在數年前就出台相關政策,部分幼稚園正在實施,但中國教育部此次下文,意在將漢語教學公開化。
楊海英說:現在他是要緊鑼密鼓的在今年9月份完成,我估計為習主席終身制做鋪墊,他在經濟上已經脫貧了,文化領域要做到中華民族統一,他認為這是語言上的統一。在新疆,他覺得成功了;內蒙古,他們去年全面的打壓也成功了;西藏已經不存在問題了;香港也回到祖國懷抱了。
該份以《通知》形式下達的行政指令刊載於教育部網站,通知要求各地幼兒園自今年(2021年)秋季學期起,未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開展保教活動的民族地區、農村地區幼稚園全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開展保教活動。
呼市蒙古幼稚園招漢族兒童
蒙古族學者忽必斯對本台透露,早前,內蒙首府呼和浩特僅存的幾所蒙古族幼稚園,開始招收漢族兒童。
忽必斯說:呼和浩特,原來蒙古學校和幼兒園就很少,布小林、布赫等領導人在位的時候都支持蒙古族幼兒園,但是今年9月份開園招生是附近的漢族孩子也可以進入蒙古幼兒園。漢族孩子進來,自然用漢語授課。
本台就此致電呼和浩特賽罕區一蒙古幼稚園查詢,接聽電話的人員稱,現在無論幼兒園還是學校,都是漢語授課。
記者:請問9月1日,幼兒園都用漢語普通話教學了,是嗎?
回答:啊,是,不用蒙古語,不用蒙古語。
記者:現在蒙古語學校也不能用蒙古語碼?
回答:啊呀,不知道。
此前,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已率先實施漢語教材及授課。去年,內蒙古政府四個部門下發文件,面向全國招聘漢語教師,到蒙古學校任教。
蒙古學校全漢語有悖民族自治法
現旅居德國的南蒙古議會主席席海明認為,當局的做法明顯違反中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
席海明說:中國憲法說,各民族有保留、發展本民族語言的權利和自由。中國制定的民族區域自治法也保證了這些權利。但是,現在他們完全把這些權利踩在腳下。蒙古族人學習蒙語,不會自然產生分離主義,而是對自己文化和傳統的感情。
中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條提到,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班級)和其他教育機構,有條件的應當採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課本,並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課。不過,去年9月1日,內蒙政府推行「雙語教育」模式,即從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開始,民族學校學生要接受漢語教育,引發數十萬蒙古族人抗議。

記者:喬龍/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