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遊戲業】官媒直斥大陸網上遊戲「精神鴉片」 矛頭指向騰訊

0:00 / 0:00

周二(3日)有官媒直斥大陸網上遊戲軟件是「精神鴉片」,矛頭指向騰訊。受消息影響,相關股票在周二上午被大規模拋售。到中午官媒反常地刪去文章後,跌幅才收窄一半。

繼教育企業、科網等平台後,近日中國監管浪潮又指向網上遊戲行業。中國官媒新華社旗下的《經濟參考報》周二(3日)上午發表題為『「精神鴉片」竟長成數千億產業』文章,指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現象普遍,網絡遊戲對其健康成長造成不可低估的影響,提出及早規範這個行業。當中更點名騰訊遊戲「佔據行業半壁江山」。

文章發表同日,大陸遊戲玩家呂小姐對本台指,她慣常登錄的遊戲突然要求強制進行登記,估計是遊戲商為配合當局的整頓措施而採取的應變手段。

呂小姐說:登記之後打開青少年模式,一天裡玩的遊戲是有限的,然後每次連線不能超過多少分鐘,不能有黃賭毒暴力之類。但是之前不是強制,是家長幫你選,不會要你強制登記。那麼現在要強制登記,不登記就不能玩了。

網易遊戲也宣布啟動2021年「暑期未成年網絡環境專項整治」活動,堅決打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問題,為青少年營造健康綠色的網絡環境。

遊戲類股全面暴跌、騰訊跌超10%

周二,騰訊在香港股價大幅下挫,跌幅超過10%,一度報423.6元,蒸發約4300億港元市值,其他遊戲公司股價亦集體下跌,網易一度跌超15%;Bilibili跌14%;中手游跌一成。

金融學者:為打擊高科技民企

金融學者司令對本台分析,大陸重提監管網上遊戲行業,背後是為了打壓騰訊和阿里巴巴這種高科技民企。他說這些遊戲正宣揚中共最不喜歡的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令學生培養出獨立思考、獨立人格,這是現在中共最害怕的。他指大陸人口下滑,青年人比例下降,中國政府非常擔憂青年人脫離官方的意識形態。

司令說:(中共發現)通過堵塞這些媒介,也順便可以,就當前民間企業的領頭羊,特別是高科技民間企業,像騰訊和阿里巴巴等,在進行打壓的時候創造一種比較符合社會的價值觀,比較符合公眾對這個問題的一些認知角度。至少可以說這種認知角度也是經過中國政府大力引導、宣傳、洗腦後所形成的判斷。符合中國政府這種引導方向,其實是一個一箭雙鵰的策略。

經濟學者:治標不治本

而中國經濟學者賀江兵就認為,當局打擊網上遊戲產業收入會受到一定影響,但他認為此舉對培養孩童正面興趣和能力治標不治本。

賀江兵說:短期內可能可控制,但長期很難。在沒有網絡的時候,小孩也打遊戲機,在8、90年代時這也是一個難題。光打擊遊戲產業至停止,他(小朋友)還可以玩別的,所以治不了本。

周二中午過後,《經濟參考報》上批判網絡遊戲的相關文章突然下架,在《經濟參考報》網頁未能再找到該篇文章。騰訊方面,中午則說會進一步加強保護措施,將從《王者榮耀》做試點,逐步面向全線遊戲推出「雙減(減時長、減充值)、雙打(打擊身份冒用、打擊作弊)、三提倡」的7條新措施。倡議全行業進一步強化遊戲防沉迷系統,控制未成年人玩網上遊戲時間;並倡議全行業討論全面禁止未滿12歲小學生接觸網上遊戲的可行性。

在相關消息傳出後,騰訊在香港的股價跌幅收窄,最終跌6.11%,收市報446元。

近日,中國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控制使用時長,防止網絡沉迷。

2020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786.87億元,同比增長20.71%;而騰訊遊戲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則有1561億元,其中《王者榮耀》為最受學生歡迎的網路遊戲,參與調查的學生中約一半表示經常玩。

記者:文海欣 責編:張薇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