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駐德國代表謝志偉接受本台專訪,透露台灣在向德國藥廠洽購新冠疫苗觸礁細節,包括台方願意在新聞稿中將「我國」改為「台灣」,但藥廠突然變卦,相信盡在不言「中」。台灣被譽為防疫模範生,近期卻突爆多宗本土社區感染,北部兩市研議四級兵推,一但落實市民要禁足21天,依身分證尾碼管制外出。(吳亦桐/程文 報道)
謝志偉接受本台專訪時表示,台灣和德國BioNTech採購疫苗的合約在最後關頭被叫停。他指中共威脅台灣無所不用其極。
謝志偉說:現在這個合約的狀態就是還沒簽,就放在那個地方。光看那個過程你知道,約都進行99.9%了,一個完全不扮演角色的新聞稿兩個字「我國」,而且我們也立刻改了,我目前不去怪BioNTech,我的目標就是共產黨無所不用其極危害、威脅台灣,這個大家都知道。
謝志偉強調,以他的身份對此合約過程不宜做出任何評論,亦不責怪BioNTech,但必須指出早在去年8月,全球、全德國正受肺炎病毒所困,台灣政府已超前部署採購疫苗。面對台灣內部傳言和在野黨的責難,他作為今次疫苗採購事件的深度參與者,證實台灣政府為生命福祉的努力,他呼籲台灣人同仇敵愾對抗中國的打壓。
謝志偉說:也是因為陳時中部長講了這些,因為我有涉入,我才發臉書說這是句句為真。就是因為台灣國內最近有一個風向,他們寧願相信中國共產黨,來抹黑造謠、打擊台灣,引外力來威脅自己的政府、自己的國家,這是最糟糕的!我們把人的價值放在政權之上,民進黨政府代表的是台灣利益,他們以為打擊到的是民進黨政府,可是受傷的是全體台灣人。

身兼中央防疫總指揮的台灣衛生及福利部長陳時中周四(27日)首次披露,台灣去年8月與德國BioNTech接洽新冠疫苗,疑遭中國政府施壓導致採購落空。總統蔡英文亦在臉書上點名批評中國介入,導致台灣跟德國BioNTech無法簽約。
謝志偉隨後在臉書上,以「是誰在擋台灣買疫苗,一切盡在不言「中」」為題發文,表示因目前假訊息滿天飛,他以駐德代表身份證實陳時中所言屬實。
德國台灣裔時評人成世光認為,台灣在新冠疫苗採購上遇到困難,是由於受到中共打壓。他說,中國作為疫情源頭,後續卻利用疫苗外交實現政治目的。
成世光說:台灣在德國採購疫苗的困難,不是出在台灣採購的太慢或是合約問題,問題是出自謝志偉所說的「盡在不言「中」」,這個「中」就是指的中共,中共在這個節骨眼利用疫苗對一個科技公司施加壓力,完全的沒有底線,完全的沒有人道。
成世光認為BioNTech有可能跪倒在中國的商業利益之下做出妥協,但他也認為更關鍵是德國政府多年對華政策軟弱,沒能成為企業堅守後盾。
成世光說:BioNTech 作為一個企業,就算是資本無祖國,但資本也應該有良心,特別是做這個東西就是要救人嘛,不應該受到政治的干擾。不過BioNTech面對的是一個窮兇惡極的中共,其次它後面沒有一個強大的德國政府做後盾,德國政府在這幾年媚共很厲害,BioNTech沒有政府的支持,它在很多方面也不好說話。
總部設在德國美因茨(Mainz)的BioNTech媒體部門回覆本台查詢時表示,不會就潛在或正在進行的疫苗供應發表評論,但其目標是向全球更多的人提供疫苗。

台灣從去年8月開始與BioNTech洽購購疫苗,到12月31日BioNTech同意提供最終合約版本。今年1月7日,雙方基於「保密協定」下商討新聞稿的內容及措辭限制,台灣在翌日依照BioNTech的建議調整新聞稿,對方回覆沒有意見。
正當台灣方面準備宣布採購成功時,四個多小時後,BioNTech突然致函台灣,強烈要求將新聞稿中的「我國」改為台灣。台方也迅速回應,按照該公司要求做出更改。但1月15日,BioNTech公司回覆稱:因重新評估全球疫苗供應量和調整時程,簽約時間將延後數周,直至目前仍無法完成合約。
陳時中認為,這份合約成交在即,卻在最後一刻被硬擋下來,感覺不是因為合約內的問題,而是合約外的問題導致合約未能成功。
BioNTech和輝瑞(Pfizer)聯合開發新冠疫苗。去年12月16日BioNTech與總部位於上海的復星醫藥分別在官網宣布達成合作協議,一旦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獲得中國批准上市,2021年將向中國大陸供應不少於1億劑。另外復星擁有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的獨家代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