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宣布辭任的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在《BBC》的訪問中表示,香港已加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上月民主派初選47人案中14名不認罪被告遭定罪,是令他決定離任的「最後一根稻草(the last straw)」。不過,來自澳洲、去年獲委任為終院非常任法官的祈顯義(Patrick Anthony KEANE)認為,香港司法系統仍然有效和獨立,也有上訴機制,不應在制度未運行就認為無效。
祈顯義接受澳洲媒體《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訪問稱,岑耀信有權發表自己的觀點,惟各被告仍可上訴,法庭提出的觀點可能被推翻,不應在制度運作時就批評制度無效,而他的「紅線」是特區政府向司法機構施壓,或拒絕接受法院裁決,但他不相信這些情況正在發生。
來自英國的非常任法官廖柏嘉(David Edmond Neuberger)表示會繼續留任,英國《The Law Society Gazette》報道,廖柏嘉認為留下來仍能發揮作用,離開可能會造成傷害,因此留下來盡力支持香港的法治和同事。他說,理解外界認為海外法官應該離開香港,也不認為2名英國法官岑耀信和郝廉思選擇離任有錯,只不過香港正面對「溫水煮蛙」的情況,水何時變得太熱,不同人就有不同評估。
《國安法》被指嚴重限制法官自由度
在《BBC》的訪問中,岑耀信指上月民主派47人初選案的裁決,反映部分法官會確保北京針對民主派的行動成功,而北京一旦不喜歡判決,又可以透過釋法推翻,認為自己繼續留在香港法院不會發揮到作用。
岑耀信早前還在《 金融時報》撰文批評香港《國安法》嚴重限制法官的自由度,在政治風氣改變下,不少法官也「漠視」本身自由捍衛者的角色,《基本法》及《國安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及集會自由只屬空談。他說,香港曾是充滿活力和政治多元的社會,但「正慢慢變成極權社會」。
中國國務院港澳辦轉發署名「港澳平」的文章,批評岑耀信公然發表文章攻擊抹黑香港法治,他的失實、失信、失德,充分說明已心甘情願被「政治綁架」、充當英國及有關國家政府和政客政治操弄的工具,自毀聲譽。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