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組織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CFHK)總裁、香港壹傳媒前董事Mark Clifford在社交平台X發 聲明回應《蘋果日報》前社長張劍虹以「從犯證人」身份出庭指證黎智英,稱:「張劍虹在控告黎智英的審判中作證,我感受到的不是憤怒,而是莫大悲哀。自從當局在2021年中強迫關閉《蘋果日報》,張劍虹和其他5位同事幾乎被扣押了3年,他們認了罪但仍然被關押,被拒絕保釋,以便用來在對付黎智英的持續政治審判中任配角。」
Mark Clifford在聲明中表示,很難想像如果置身於張劍虹和其他人所承受的那種壓力下,會有何反應,「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像黎智英一樣勇敢和誠實地堅守原則。幸運的是,我們大多數人永不會遭受這樣的考驗。」
「受審的是香港不是黎智英」
Mark Clifford認為,張劍虹的證詞中沒有任何内容顯示黎智英違法,「他只是倡導中國在《基本法》中所承諾的自由和民主。今次受審的是香港,不是黎智英。這個不公義的法庭(kangaroo court )每天都在提供新的證據,證明中共及其香港幫兇有罪,就是侵犯了『一國兩制』原則所規定的自由,以及中國在1997年接管香港後將維持生活方式50年不變的承諾。北京及其香港幫兇正在踐踏《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中承諾的權利。」
Mark Clifford指出,張劍虹作證的可悲景象更加印證了長期以來的判斷,即黎智英的審判是一場「騙局」,不過「令人振奮的是,看到國際社會團結一致,反對香港司法和新聞自由被侵蝕,並要求中國對違背承諾的行為承擔責任。」他重申黎智英和其他在《港區國安法》下被拘留的人士,應該立即被釋放。
對於張劍虹在庭上曾提及Mark Clifford的名字,指他協助《蘋果日報》物色作者。Mark Clifford對參與新聞工作「認罪」,他說:「然而,值得讚掦的正是張劍虹和他的同事們與黎智英一同努力,在他們經營這個城市一份最重要報紙的26年裡,為推動香港的自由和民主事業所做的一切。」
《蘋果日報》前社長張劍虹、前副社長陳沛敏、前總編輯羅偉光、前執行總編輯林文宗、英文版前執行總編輯馮偉光、前主筆楊清奇,去年11月已承認「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其中,張劍虹周三(17日)起以「從犯證人」身份出庭,指黎智英認為修例會打壓香港民主,故指示要透過《蘋果》呼籲市民上街示威向政府施壓,同時在國際層面尋求西方關注,甚至實行如制裁等行動。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