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下香港支聯會陷存亡危機 六四部分資料轉海外保存

0:00 / 0:00

在《港區國安法》下,一直堅持平反六四的香港支聯會選出新一屆管理層。連任主席的李卓人向本台透露,支聯會目前面臨存亡危機,並已轉移支聯會部分內部歷史資料到國外暫存,但堅持保留「六四紀念館」內的文物,繼續在香港展出。(呂熙 報道)

在《香港國安法》陰霾下,成立超過31年的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周日(13日)繼續舉行第32屆周年大會,選出新一屆常委及正副主席等主要領導層。新一屆常委會由20人減至15人,有14人參選。

過半常委因悼念六四被檢控 主席李卓人:作最壞打算

14名常委中,有8人因今年六四在維多利亞公園紀念而被檢控。當中連任主席的李卓人,身負「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及「公告未經批准的公眾遊行」三項控罪。

李卓人接受本台訪問,形容在《港區國安法》下,支聯會面臨最嚴峻的一年,是自2003年港府擬強推《基本法》23條立法後,支聯會面臨的又一次「存亡機危」。因此減少常委人數,也是為了精簡架構,減少職位對支聯會成員帶來的風險,但他強調不會影響支聯會的運作,各成員會繼續在各自崗位,支持支聯會的工作。

他慨嘆,在《港區國安法》下,無法估計何時會觸碰中共「紅線」。而北京學者田飛龍早前更在親北京報章撰文,點名支聯會是一個以「愛國民主」名義,勾結外部勢力的顏色革命組織,甚至建議可以《國安法》及三條香港本地法例,「檢控和懲治」支聯會。

李卓人說:今年是一個最嚴峻的時間,因為大家對現在的「紅線」有不確定性。而中共的運作也不是根據法理依據或證據,即使是政治檢控上,也視乎他是否想在政治上針對你,大家是不知道的,所以我想大家都要作最壞打算,要承擔之後的結果。但即使要承擔結果,我們也覺得一定要不退縮、不放棄,堅持五大綱領作為我們未來的方向。

轉移支聯會實體文獻到海外 紀念館文物繼續留港

而要作「最壞打算」的,還包括六四珍貴歷史資料和文物。李卓人向本台透露,有關六四的歷史資料和文獻,已數碼化並放上雲端,作為歷史紀錄,並籌辦網絡「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繼續守護記憶。至於一些支聯會的內部歷史資料,他們仍希望保留實體紙本紀錄,供後人研究之用,因此已聯絡外國歷史檔案機構,把資料運到國外暫存。

不過對於目前在「六四紀念館」內展出的文物,他表示支聯會經過一番掙扎後,決定保留在香港,繼續向公眾展示。

李卓人說:我們當然都有擔心會否被沒收,我們不知道,但我認為如果現在自行轉移文物,當然對文物本身的保護是最好,但我們的六四紀念館就失去了重要的功能,就是讓人看到文物實物,去控訴屠城和感受當年的氣氛。所以我們最後的結論就是,我們會繼續展示現在六四紀念館展示出來的文物,而如果真的萬一被沒收,反映政權本身的橫蠻無理。

目前設於旺角一座商業大廈的「六四紀念館」,曾歷經重重波折,從2012年起就不斷搬遷,並經常遭到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的訴訟纏擾。支聯會到去年終於購得現址單位,重置「六四紀念館」,但在開幕前則遭人潛入破壞。目前館內展出包括已離世的中國民運人士張健捐出的子彈彈頭、「天安門母親」捐出的六四遇難者遺物等珍貴文物展品。

其中一件「鎮館之寶」,是由「天安門母親」發起人之一張先玲捐出,其愛子王楠遇害時所戴的頭盔。王楠在1989年6月4日凌晨被戒嚴部隊射穿頭顱,死時只有19歲,頭盔清楚留下子彈孔。

天安門母親張先玲:信任支聯會 天安門母親會抗爭到底

張先玲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當年把兒子遺物交給支聯會後,已全權委託支聯會保管,相信支聯會會負起責任,並尊重他們的決定。

她表示,今年因為疫情,已有心理準備辦不成六四燭光晚會,但沒想到仍有大批民眾自發持燭光悼念,對此感到欣慰。不過對於香港來年還能否繼續悼念六四,她表示難以估計,但她深信無論香港能否繼續紀念六四,六四在人們心中也不可能抹掉。

張先玲說:一國兩制說是這麼說,到頭來一國一制也是一種必然結果吧。但這個事情不管是紀念還是不紀念,都是深深地刻在這一代人的心裡頭。但是作為我個人和天安門母親群體來講,我們為六四這個事情肯定還是要繼續抗爭到底的。你(當局)殺人,平白無故地殺了老百姓,動用你軍隊、開坦克、荷槍實彈、真刀實彈地殺了老百姓,你總不能這樣說不追究就完了吧?所以我們還是會抗爭到底。至於甚麼方式是另外一回事,但我相信國際社會上還是有很多正義的人會支持我們。

支聯會自1990年起,每年都會在維園舉行六四燭光晚會,參加者數以十萬計,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六四悼念活動。港警今年則以疫情為由,首次禁止支聯會舉行六四晚會。當日大批市民繼續自發在維園及全港各地點起燭光,悼念六四死難者。然而在《國安法》生效後,明年支聯會能否再舉行晚會,甚至港人能否在當天點起燭光,都成為問題,也成為香港自由民主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