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安法》的影響入侵中學,港府要求中小學確保學校圖書不涉及危害國家安全內容,迫使老師為自保自我審查,將「不友善」作者的書本下架。根據香港媒體報道,3家中學下架了數百本書,包括與歷史和普世價值有關的內容。出版社負責人表示,學校的做法如同協助政權對學生洗腦。有學者認為,港府的做法就像鼓吹現代版的「焚書坑儒」。
香港在《國安法》之下,「紅線」處處。香港教育局去年公布的《國家安全:學校具體措施》,要求學校需確保校園內的書本、刊物和單張,不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內容,但教育局沒有說明定義,等於變相要求學校自我審查,把有被投訴風險的圖書下架。
根據香港《明報》取得的3家中學圖書館下架書單,數量從39本至超過200本不等,內容廣泛,除政治書籍外,也有與歷史和教育等有關的書本。

報道引述擔任中學圖書館主任的老師表示,因為有老師在課堂使用被視為「不恰當」的教材被辭退,擔心圖書館有題材敏感的書,會被人投訴而失去教席,主動和上司挑出下架的書單。並舉例說,以前學校圖書館有關六四的書,民眾和軍人死亡的內容能並存,但經審查後,現在只留下談「六四只有軍人死亡」內容的書;又說,學校要求直接銷毁被下架的書。
港府:學校有責任確定圖書館 不存在危害國家安全書籍
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回應表示,學校有責任做好國家安全的工作。
楊潤雄說:圖書與教科書一樣非常重要,可以影響青年學生的思想。作為學校圖書館,有責任做好這方面(國家安全)的工作。選擇甚麼書非圖書館教師一個人負的責任,例如不同的科目主任,甚至校長,是整間學校一起看這方面工作。
楊潤雄表示,學校應該選一些適合該年齡的學生,可配合教學的課本或書本,在圖書館給學生用,如果學校遇到問題,教育局可以提供支援。
趙紫陽回憶錄出版人鮑樸:書本身對中國發展有益 不涉國家安全
根據報道,已故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回憶錄《改革歷程》也在被下架的名單上,出版人鮑樸接受本台查詢,他強調,此書不涉及危害國家安全內容。
鮑樸說:這本書出版時,我不認為是違反香港哪條法律,我也不認為這本書與中國的國家安全有任何關係,我相信我出的書都是對讀者有益,對中國的未來是有益的,至於別人的判斷如何,他們如何自我審查,已不是我的事情了,他們想如何做就如何做,與我無關。
至於學校的自我審查,會否影響出版,鮑樸感慨,政治類別的書在香港已沒有市場。
出版人:學校自我審查只提供片面資訊 是協助港府洗腦
出版社次文化堂出版的2本書,也榜上有名。社長彭志銘表示,其中已故的支聯會創辦人司徒華被下架的書,是談教育理念和師生情,是很好的寫作教材;另外被下架的,是有關香港教育改革的書,匯集香港教育界精英對教育發展的意見,但也被學校下架,他感到莫名奇妙。

他表示,理解學校老師擔心被投訴,自我審查,但他以六四事件為例,認為學校只保留軍人受傷的書本,是協助政府對學生「洗腦」。
彭志銘說:這就是洗腦,有關六四事件的書,學校應該是公平和多元化展示,讓學生了解整件事,而不是片面只說有軍隊受傷,丟掉所有與平民和學生受傷和死亡有關的資料。在學校的圖書館都做這樣的事,不止是可悲,而是學校的愚昧。

學者:港府做法等於鼓吹現代版「焚書坑儒」
社會學學者鍾劍華形容,港府的做法,如同在香港鼓吹現代版的「焚書坑儒」。
鍾劍華說:政府不敢制訂禁書名錄,讓學校、老師和圖書館工作人員去猜想長官的意志,所以有可能被政府視為反對和不友善的作品都下架,就是最安全。透過威嚇達到管理的策略,這種做法與「焚書坑儒」已沒有分別,根本是言論與表達自由的控制。
鍾劍華表示,香港社會的言論和表達自由,已倒退至較英治殖民地時代更差,港府以控制思想的手法管治香港,令學生無法在多元化發展下成長,只會培養出小粉紅或只懂長官意志的下一代,與香港政府要把香港打造成文化之都和中國最開放城市等的口號背道而馳。
記者:陳子非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