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獨派陳家駒流亡荷蘭 抗爭者被控暴動罪提堂

0:00 / 0:00

香港親共傳媒報道,主張港獨的組織香港獨立聯盟召集人陳家駒月初棄保潛逃、流亡荷蘭,陳家駒接受本台查詢時回應指「目前不便透露身處何方」,但表示自己目前安全。另外,香港12名涉去年7.1衝擊立法會案的被告,被改控一項暴動罪,案件周三提訊。中國全國人大宣布制訂「港版國安法」草案後,更多港人擔心這條「惡法」日後會被用作對反修例示威者「秋後算帳」。(劉少風 報道)

香港親共媒體《文匯報》周三(10日)報道,主張港獨的組織香港獨立聯盟召集人陳家駒,本月初棄保潛逃,流亡荷蘭。

本台聯絡到陳家駒,他的回應是「目前不便透露身處何方」,但表示自己目前安全。

陳家駒四月中曾接受本台訪問,當時仍未傳出「港版國安法」的消息。他在訪問當中,闡述港獨主張及理念,並欣慰愈來愈多香港人經歷過去一年的「反送中」運動後,開始思考甚至接受港獨主張。

陳家駒說:香港民族就是我們獨特的香港語文化,我們香港的制度與中國當然截然不同,起碼我們基本的選舉制度,都是與中國非常不同,香港是一個非常優秀,值得擁有一個國家的民族。

《文匯報》報道中引述知情人士表示,陳家駒潛逃是由於憂慮即將在港推行的「港版國安法」。

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晨上月底講解「港版國安法」草案時表示,去年反修例風波以來,「反中亂港勢力公然鼓吹港獨、自決及公投等主張,嚴重危害國家主權」。

香港去年「反送中」運動延續至今,期間已有約九千人被捕,當中約兩成人被起訴。去年7.1衝擊立法會案,十多名被告包括前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民間集會團隊發言人劉頴匡及藝人王宗堯等人,被控「進入或逗留在會議廳範圍」的控罪,律政司周二(9日)對他們改控刑期更重的暴動罪,案件周三(10日)下午於東區裁判法院提訊。幾十名支持者到場聲援。

口號:沒有暴徒!只有暴政!

劉頴匡表示,對過去一年所做的事情不感後悔,強調要堅持五大訴求。(劉少風 攝)
劉頴匡表示,對過去一年所做的事情不感後悔,強調要堅持五大訴求。(劉少風 攝)

劉頴匡上庭前會見傳媒表示,不知道未來要面對的刑期有多重,亦不知道日後會否被當局以「港版國安法」追究,但對過去一年所做的事情不感後悔,強調要堅持五大訴求。

庭上,法官宣布案件的12名被告,包括藝人王宗堯、港大學生會前會長孫曉嵐、民間團隊發言人劉頴匡等,被加控量刑較重的暴動罪,案件押後至8月3日下午在東區裁判法院再訊,等候控方移交文件,被告獲准保釋。另一名被控「進入或逗留在會議廳範圍」罪的被告、車房工人周樂謙,就獲控方撤銷控罪。

提訊結束後,各被告陸續離開法庭,劉頴匡對傳媒表示,案件不斷延後,沒有明確的證據解釋為何他們干犯暴動罪。

劉頴匡說:案件被不斷延後,由去年7月1日,發生這件事情開始,一直拖着9月30號才拘捕我,去到10月控告,案件拖到現在,差不多一年,案件究竟「夠料」未?,如果你有足夠證據,你應該快些拿出來給我們看,現在我們也不知道,他們基於甚麼理據去改控暴動,我們12個被告,他們拍到誰人的行為,他覺得是暴動呢?也沒有說清楚。

而王宗堯就表示,暴動罪最高刑期是監禁十年,對任何人來說,是一個漫長的歲月,認為當局是製造「白色恐怖」。

王宗堯說: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暴動這個罪名十分重,十年,看到其他很多一起(受)審的不同年齡層,亦都有很多年輕人,相信十年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歲月,但是這個判刑、指控、抹黑,令到所有有份參與這場社會運動的人的恐嚇,或者對於他們的指控,或者對於指控的範疇,究竟你的參與度有幾高,而變成一個暴動罪,我覺得這是「白色恐怖」。

幾十名支持者到場聲援,除了一般市民,亦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劉少風 攝)
幾十名支持者到場聲援,除了一般市民,亦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劉少風 攝)

幾十名支持者到場聲援,除了一般市民,亦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香港眾志常委羅冠聰、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張崑陽等。

到庭聲援的港大學生會會長葉芷琳接受本台訪問時認為,當局控告這批示威者暴動罪並不合理。相信「港版國安法」實施後,接下來會有清算行動,但學生會會繼續支持社運,團結學生的力量。

葉芷琳說:包括我們的前學生會會長孫曉嵐,今次也是來聲援他們,當時檢控他們以一個進入或逗留議事廳等等的罪名,其實當時的情況亦是非常危急,我們會認為現時去改控暴動罪絕對不合理,相信在現在「國安法」或在將來,無論處處的打壓等,都會有清算行動,但是學生會依然會做好自己支援社運或支援學生的角色。

被控暴動罪名單包括:前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民間集會團隊發言人劉穎匡、藝人王宗堯、城大學生記者黃家豪、廚師羅樂生、車房工人周樂謙、運輸工人何俊諺、「佔旺女村長」畢慧芬、畫家潘浩超、學生文家健(21歲)、《熱血時報》記者馬啟聰及地盤工人沈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