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擬修例禁出入境】台商指香港中介地位不再 直接去上海或深圳營商即可

0:00 / 0:00

在香港,保安局擬修改入境條例。消息令人憂出入境自由受限。雖然保安局澄清,目的是要求來港而非離港航機提供乘客資料。不過草案條文則未有明確列明,亦未清楚說明何時使用。台灣經濟協會說長遠必定影響港台營商,當香港慢慢變成中國城市的地位,做生意的話直接去上海或深圳就可以。(文海欣 報道)

香港保安局擬修訂《2020年入境(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內容包括保安局局長可賦權入境處處長,指示某運輸工具不可運載指定人士。

台灣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香港中介地位不再

台灣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周三(17日)對本台指,香港因為有特定經濟地位,鄰近中國大陸,以前外商想進入中國市場都會透過香港。若香港當局他日可以禁止某人登上飛機來港,會影響自由市場地位,長遠來說必定影響港台營商。

曾志超說:剛開始可能影響不大,但長期會造成幾個結果,第一個就是說經商可能不太方便,可能大家不太想透過香港做貿易的部份、商業活動會有影響。第二個就是說因為種種的限制包含對言論的管制,都會影響到人材的流失。人材走了之後也會帶動整個資源,最主要是錢移到海外,對香港長期發展非常不利。

他續指,香港續漸變成和中國城市一樣,加上《港區國安法》,已經令很多台灣人說不要與香港做生意。他直言香港的中介地位不再,做生意直接去上海、深圳已經可以。

曾志超說:香港連台灣政府的網站都封鎖,就是說他變成跟中國的做法是一樣的。如果長期演變下去,香港的國際地位就會慢慢不顯著,變成中國城市的地位,類似跟內地的步伐,香港自由貿易港的部份可能也不太需要,做生意的話直接去上海或深圳就可以。

民主黨羅健熙批港府空口說白話 難令外地商界人士信服

香港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周三 ( 17日)批評當局提出的修例草案,指現在條例無訂明任何可以禁止登上運輸工具的條件,局方亦無須通知、及無列明做法詳情,只要求來港航機提供乘客資料。他認為局方只說不會限制出境自由,難以令人信服。

羅健熙說:甚麼都不寫楚,然後純粹一句簡簡單單寫下來,就當作處理好。然後政府說立法原意不是這樣,就想市民相信或想其他地方商界人士或國際金融機構(相信),你要人相信就應該一併修改條例。爭取市民信任並非單憑用口說。

香港大律師公會再建議收窄局方的權力

大律師公會周二(16日)晚上再發聲明,為確實反映立法原意,建議進一步收窄草案中局方的權力,列明只針對入境航班、而非離境航班的情況,處長才有權禁止該人登上運輸工具。

聲明又說,主體法例亦應進一步說明,有關權力不會對香港居民和有權進入並逗留香港的人士的權利,造成任何影響。

就大律師公會的建議,本台再向保安局查詢會否考慮。

香港保安局回覆本台查詢,指修例是為了履行《國際民用航空公約》下的國際責任,規定航空公司須在航機起飛赴港前,向入境處提供所有乘客及機組人員的資料。修例只適用於入境航班,歐盟成員國、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超過90個國家也推行該系統。

保安局並指,《入境條例》並未禁止任何人離開香港。對於大律師公會建議修例只針對入境航班,保安局認為沒有必要,亦無需畫蛇添足,說明不會對香港居民的權利造成任何影響。

保安局辯稱只要求來港乘客提供資料

大律師公會早於上周四(11日)就草案提交意見書,指出修訂將授權局方禁止任何人離開香港,強調港人出入境自由受《基本法》保障。不過保安局其後澄清,有關擬議的預報系統,目的是要求來港而非離港航機提供乘客資料,以防範免遣返聲請人抵港,不會對香港居民出入境自由有任何影響,強調會確保系統運作符合《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然而,翻查條例草案,當中未有列明只限來港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