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肆周四(18日)起可重開晚市堂食及增至每枱4人,惟條件是必須要求客人,使用「安心出行」軟件或留下個人資料。由於軟件被批評侵犯私隱之嫌,有市民表明拒絕下載。記者晚上巡視餐廳了解。(李智智/陳潤南 報道)
食物及衞生局從去年12月10日起,實施晚市禁堂食令,令食肆在聖誕、新年、情人節等旺季都不能正常營業。局方今次放寬防疫可令餐廳增加生意,但不少意見認為「安心出行」軟件侵犯市民私隱,更擔心政府以此進一步收緊市民行動自由。
食客多以紙本登記資料
晚市時,記者在九龍灣區巡視。不少表明支持民主運動的「黃店」,例如「渣哥」,大部分食客光顧時都只以紙本登記個人資料,未有使用「安心出行」。有店員向記者表示,今日夜市未有因政府放寬政策,而令生意顯著增加。

另記者發現,不少餐廳在門口貼上告示稱,以紙本的登記個人資料,會於30日內銷毀,亦有餐廳貼告示指,根據私隱條例,不會查閱有關資料。

受訪市民廖先生表示,自己剛在電影院看完戲,之後會到餐廳用膳,以他所見,大部份顧客都選擇以紙本登記,並未使用「安心出行」登記。
廖先生說:家人不煮飯,無論如何都要出去吃飯。我應該都不會下載(「安心出行」)APP,我不知道他們會取走我甚麼資料。我剛才看完電影,都是填資料。我應該全部地方都會選擇填資料。
市民質疑「安心出行」對防疫效用成疑
另一位市民黃先生亦表明,不會下載「安心出行」,一方面認為,對防疫無效,亦擔心個人私隱外漏。
黃先生說:我覺得(「安心出行」APP)用途不大,我走出這餐廳是這一刻的事,不代表之後無事。我盡量都會找一些可以填資料(店舖),不想特別下載APP。我已習慣未入夜就已經食完飯回家,這已是我的晚餐。
然而,亦有餐廳因而受惠,屬美心集團而被網民冠以「藍店」的元氣壽司店,記者所見門外有不少人輪候光顧,不少顧客進入餐廳時使用「安心出行」。

餐廳違規可被停業
周四起,健身中心、按摩院、主題樂園等可以重開,但酒吧、卡啦OK則仍不准營業。而食肆在記錄食客資料或要求須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等措施,可將堂食時間延長至晚上10時,並可容許最多4人一枱。
新增條文又列明,無意復辦晚市者,須於店舖入口貼告示,表明營業時間至每天下午5時59分止,一桌人數為不多於二人,否則可判罰停業或「打回原形」3、7或14日,負責人更可被判罰5萬元及監禁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