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幅改動選舉制度後的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周一(20日)塵埃落定,在90個議席中,僅得一位「非親北京陣營」當選人。有學者認為,「清一色」的議會,並非北京樂見。另外,港府早前鋪天蓋地呼籲市民投票,惟最終投票率僅得三成,創下歷史新低。選舉過後,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隨即前往北京述職,她需要為低投票率問責嗎?這次選舉結果,又會不會讓明年特首選戰產生變數呢?
香港在「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場立法會選舉,是「清一色」還是「五光十色」?結果塵埃落定。
在地方直選方面,由35人競爭20席位,惟非親北京陣營全數落敗。主張中間路線的新思維主席狄志遠,在功能組別社福界取得一席,成為立法會90名當選人中,唯一一位名義上非親北京陣營。
政治學者:議會幾乎「清一色」 並非中央樂見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蔡子強向香港傳媒分析,這次立法會90個議席幾乎「清一色」由親北京陣營取得,相信並非北京樂見。
蔡子強說:這次選舉結果,可以總結為「入閘」(即取得足夠提名,擁有參選資格)就「五光十色」,但「出閘」(即勝出選舉)幾乎變「清一色」。如果不是狄志遠勝利的話,就完全「清一色」。我相信這個局面,和北京期望的「五光十色」有落差。以往議會被親北京陣營、甚至北京詬病為過分對抗,但我擔心會不會由過分「對抗」,變成過分「配合」,因此對政府缺乏應有的監督。
在選舉前夕,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曾撰文警告,如果立法會選舉由親北京陣營全勝,是一個「陷阱」,將會陷新選舉制度於不義,令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所講的「五光十色」變得「黯然失色」。
首個被「完善」的立法會選舉,港府及親中人士大力宣傳,其中港府更加史無前例地在選舉前夕,以短訊呼籲市民投票,並向全港300萬名住戶派發選舉小冊子。港府全力催谷投票率,但最終仍難阻地方直選投票率創歷史新低( 見另稿)。
林鄭於選舉翌日上京述職 外界關注她需否為選舉問責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周一晚上到北京述職,外界估計立法會選舉的投票情況將會是匯報項目之一。林鄭月娥周日(19日)形容2019年投票率高達71%的區議會選舉,並非一場民主的選舉。她周一早上見記者時,再次追問為何有這個看法。她承認投票率是較以往低,但強調政府對投票率並無目標,不能論得失。
林鄭月娥說:如果一個很高的投票率,是建基於政治劣質化,同樣地如果一個高投票率建基於社會極端兩極化,如2019年看到的黃藍分野,這也不是值得,大家開心的高投票率建基於候選人互相污名化,甚至用暴力破壞其他候選人選舉工程,這亦不是會令社會進步,甚至不是令社會邁向民主發展的高投票率。
分析:若要求林鄭問責 等同要北京自打嘴巴
熟悉中國事務的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北京不會公開要求林鄭月娥為投票率低問責。他指出,北京官媒對這次立法會選舉讚賞不已,而林鄭月娥是根據北京政策行事,若在這個時候要求林鄭月娥問責,等同讓北京自打嘴巴。至於北京會否間接向林鄭月娥表達不滿,劉銳紹認為,仍有待她述職後傳出的消息。
劉銳紹說:大家可以看到官媒,在中國的官媒,以及在香港的官媒,都對現在選舉的氣氛、效果非常讚賞。可以看到的是,如果罵林鄭月娥、最後要她問責的話,反過來不是對北京表達不滿嗎?北京怎麼會自己打自己?這也和未來特首選舉沒有一點關係,絕對沒有,因為北京的考慮和市民的考慮,是兩碼子的事。
至於被問到投票率低會否影響明年特首選戰,劉銳紹指出,雖然早於選舉前,親北京陣營已多次表達對林鄭月娥的不滿,但他相信北京不會單從她在這次選舉的表現,便為特首選戰下決定。
中方、官媒紛紛為選舉護航 白皮書:香港在英治時期無民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周一發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指今屆選舉過程公開、公平、公正、安全、廉潔,充分展現了香港特别行政區民主實踐的新氣象,並說實踐表明,新的民主選舉制度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優越性。
值得留意的是,白皮書「前言」強調:「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沒有民主可言。」報告又説,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實行「一國兩制」方針,創建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民主制度,並形容香港民主發展「前景光明」,中央政府將繼續按照憲法發展和「完善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為最終實現普選而共同努力。
評論:港英政府在80年代推動民主化 為何不提及?
劉銳紹認為該份白皮書的論調,與昔日涉及香港問題白皮書「一脈相承」,而外界如何批評亦不會影響中方對港政策。不過,他批評白皮書只談及港英政府早期管治,而未有談及她在80年代推動民主化,「你不能跟落後的比較」。
劉銳紹說:(港英政府)在80年代開始給香港非常少的民主,最後的關鍵,1988年直選,香港人提出來了,港英政府為了和中國鬥爭,利用香港民意,慢慢給香港人在1995年立法會席位。即使港英政府牢牢控制這個結果,相比以前一點都不給(民主),但後來給一點,這不是符合中共所說的循序漸進嗎?那麼為甚麼現在開倒車?
林鄭月娥表示,中央這個時候公布白皮書是適合,為香港民主發展提供歷史事實,回應外界的批評,亦有助市民明白民主發展。對於白皮書有普選目標但無時間表,林鄭月娥說,有信心政制能夠向前行。
另外,選舉過後,國際輿論關注議會將成「一言堂」,而中國官媒則紛紛為選舉護航。《人民日報》周一發表評論文章,將新選舉制度稱為「裝上安全閥」 ,堵住反中亂港分子進入政權機關、破壞憲制秩序的可乘之機。在香港,親北京報章則將焦點放在選委會界別身上,包括《大公報》以「選委會界別代表港整體利益 投票率98%締歷史」為標題,《文匯報》則以「逾130萬選民投聖神一票 選委會投票率98%」做頭版標題。
記者:鄭日堯 責編:張薇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