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曾多次為新一屆區選護航,不過近日他撰文提到委任議員的比例問題,指若中央希望來屆選舉贏得人心,就「更有理由」讓區議會的民選議席逐漸增加。分析認為,建制內部也看到改選後存在的問題,包括要由官員領導,以致發揮空間不足等不公問題。
在港府眼中,重整後的區議會具建設性,不會背叛香港甚至國家利益,即使投票率創新低不足三成,還是有建制派會護航說「算合理」。不過在這班「絕對愛國」的區議員就任不足一個月,開始有聲音對區議會產生方法提出疑問。
在建制派中極有份量的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周二(23日)在《明報》 撰文,先提到區議會第二次恢復委任議席,所佔比例高於歷屆;至於地方直選議席比例則減至史上最低,脫離了回歸以來,區議會遵循的「民主化」發展軌迹。
曾:確保民選議員愛國愛港便不會違基本法
他說過去民選議席的比例不斷擴大,成為區議會擴權的理據,即應該擁有地區治理的決策權和財政權,但他覺得這背離了《基本法》規定。今次重塑區議會,還原了作為「區域諮詢組織的本質」,成為政府的諮詢組織,所以成員由政府委任「是無可厚非」,但他質疑委任議員是否應長期存在,並佔較大比例。
他覺得如果中央政府希望見到香港的選舉,愈來愈贏得人心,就更有理由讓民選議席逐漸增加。只要確保民選議員愛國愛港、擁護《基本法》,便不用擔心增加了民選比例後會作出違反《基本法》的「擴權」行為。
分析:建制派出現僧多粥少
到底為何現在才有建制中人對委任議席比例提出疑問?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這反映建制內部也看到改選後存在的問題。他說:「建制裡面出現僧多粥少,委任是擴大了,但要爭的人仍很多。第二他們發覺,即使現在區議會由建制派控制,但仍要由官員領導,即是建制發揮的作用也沒有了,他又覺得自己本身的權限沒有了。他們就覺得為何過去那麼努力,怎麼打天下的人不是坐天下?建制派現在才說改變制度後的弊病,實際上已無補於事。」
事實上,對改制不滿的苗頭早已燃點。原擔任元朗瑞華區關愛隊隊長的周永勤曾批評,現在區議會遭操控,即使自己具政績、能力和經驗,也不能入閘參選區議會,因此他也決定不再營辦關愛隊。
前民主派區議員陳嘉朗則認為,現在才思考委任議席的問題只是裝作理性。自從當局要改選舉制度開始,他已經覺得不如直接將區議會廢除。陳嘉朗說:「掛區議會之名,無區議會之實,其實就變成一個政府部門。他怎樣委任,你問我意義不大。當你要有資格審查委員會,民選只剩這麼少,區又畫到那麼大,再辦一堆間選及委任,根本整個區議會形同虛設。」
新一屆區議會共有470名區議員,委任最多有179名、176名為地區委員會界別、27名當然議員(新界鄉事委員會主席)、只有88名是地方直選。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