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評局前評核經理楊穎宇稱遭好友擬題員出賣 有指該人任職左校

0:00 / 0:00

在香港,考評局前評核發展部經理(歷史科)楊穎宇,近日接受多家媒體訪問,他披露文憑試歷史科試題風波的內情。《明報》報道,楊形容試題風波,是「舖天蓋地的propaganda(政治宣傳)」,考評局成為「輸家」,將面對中共的整頓 ,目的是要不可再讓年輕人上街或成社運領袖。

他又透露沒想過身兼好友的擬題員「出賣」他,指對方要為「不道德的行為」負責。楊說,擬題員自今年3月起開始有「異樣」,當他照常交代考評工作,對方卻諸多推搪,「好多阻力,以前未試過」。最終出事後,擬題員卻置身事外。

他指文憑試歷史科開考,題目被左媒、建制派、教育局猛烈炮轟,而主責的擬題員卻於事件報告狠批該試題。「題目由他手出,由他endorsed(認可),他篡改自己的東西之餘,還因政治任務做無理指控,煽風點火。」

教育局事後成立專責小組調查事件,並召見考評局相關職員。楊其後得知擬題員把一切責任歸咎於他身上,又指他主導整個擬題過程。Facebook專頁《消失的檔案》表示,這名擬題員出題時仍是左校歷史科教師。曾經在星島教育版撰寫「看圖看中史」欄目,立論「偉光正」。

今年5月舉行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歷史科試卷中一道關於中日關係的題目,遭教聯會、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新華社、文匯報和大公報等先後批評,指具引導性、美化日本侵華、傷害國民的感情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