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周三(13日)舉行,這個疫情「復常」後的首個實體論壇,獲港府「隆重其事」。香港特首李家超強調,多達100個代表團、至少10個國家派出政府高層出席論壇,證明「香港已重返世界舞台」。不過這個說法仍受外界質疑,香港是否仍走向「國際化」?而資料顯示,出席的百多位嘉賓名單中,絕大多數來自中東或東盟國家。
香港政府及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8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周三(13日)起一連兩日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二(12日)於禮賓府,與來港出席論壇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及中央企業領導代表團見面。代表團由國資委副主任苟坪率領,超過35間央企領導及超過260人參與。
李家超:香港已重返國際舞台中央
李家超表示,今屆論壇創下多個歷屆之冠,包括有近6000名多個國家及地區的人士登記參加;參加的代表團多達100個;將會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將多達20份;至少10個國家的政府高層代表出席。他認為,這些破紀錄的數字,充分證明國際社會對香港重返國際舞台充滿信心。
李家超說:參加今次論壇的外長人數及將會簽署的合作備忘錄數目,都比以往的「一帶一路」峰會多。這些破紀錄的數字清楚顯示,香港已重返世界舞台中央。
出席名單「陣容鼎盛」 惟中東國家佔大多數
這個「盛事」,獲官媒、親中媒體大肆報道,多以出席論壇人數作標題,其中《文匯報》引述李家超形容,「盛況為歷屆之冠」,為「歷史創舉」等等。
李家超所說的出席名單「陣容鼎盛」,引起外界關注,究竟有甚麼國家代表出席今屆論壇?翻查資料,今屆有近138名 演講嘉賓,除了中港官員或中國的企業代表,出席嘉賓大多來自東南亞或中東國家。

當中來自國家政府的高層代表,分別有來自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國際合作部部長拉尼亞.瑪莎特、馬來西亞外交副部長拿督莫哈末阿拉敏、越南計劃投資部部長阮志勇、阿布札比經濟發展部經濟策略部門總幹事H.E. Ahmed Helal Al Blooshi、卡塔爾工業事務及業務發展副次長Saleh Majid Al Khulaifi、匈牙利外交與貿易部長Peter Szijjarto。另外,亦包括韓國京畿道經濟自由區域廳項目經理李多衍、東盟秘書長高金洪等。
再仔細看議程,整個論壇聚焦中東發展,作為首個「打響頭炮」的主題演講,分別由哈薩克斯坦貿易與整合部部長Arman Shakkaliyev,以及印尼經濟統籌部長高級特別幕僚Rizal Affandi Lukman負責,而首個環節,名為「政策對話環節:發掘中東潛力」,亦邀來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國際合作部部長等作演講,可見整個論壇,其實並不太「國際化」。
丁薛祥提4點希望 中央支持香港盡快加入RCEP
另外,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亦在論壇上發表視像演講,這是他今年3月出任副總理後,首次參與香港主持的活動。他提到,中央對香港的「4個希望」,首要希望香港深化區域合作,中央支持香港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
丁薛祥說: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我們支持香港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與更多國家簽訂自貿協定、投資協定,與世界各地開展更加緊密交流合作,深化與內地合作,共同開闢「一帶一路」市場。
而另外3個希望,分別為:完善金融服務,進一步推動資金融通;聚焦專業服務,進一步發揮人才優勢;以及深化人文教育,進一步促進民心相通。
而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就指,「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得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高度評價和熱情參與,達成了國際共識,美國亦是「一帶一路」得益者,不應諸多挑剔。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