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港府高度重視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周三(2日)在8號風球之下如期舉行,特首李家超形容是「香港復常」的峰會,強調香港最壞時刻已經過去,指香港擁有連接世界及大陸的獨特優勢,必定能再創高峰。外界關注今次峰會有至少5名金融巨頭缺席,而會上增設中國重磅財金官員的預錄訪談。同一時間,在新加坡亦正舉辦「金融科技節」,其規模比香港更大、演講人數更多。
香港金管局舉辦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周三(2日)上午9時於中環四季酒店四季大禮堂召開,逾200名金融機構負責人出席,包括摩根士丹利、瑞銀、高盛、滙控、渣打的董事長或行政總裁,以及中國銀行行長等,分別被安排在3場專題討論中發言。
李家超:香港已過最壞時刻 重返回復正常的舞台
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峰會並致辭,介紹香港優勢,包括香港成為仲裁及航運中心、穩建金融系統、與其他亞洲地區飛行距離短等,亦介紹《施政報告》措施及北部都會區發展等。他稱今次峰會為「香港重返舞台峰會」,形容香港踏上回復正常的舞台,為與世界通商貿易,重返「最熟悉的舞台中央」。他又表示,香港已恢復秩序,經歷最差的時刻。
李家超說:香港總會反彈過來,較任何時候都好,我們對香港的韌性充滿信心,我們預計會有反彈,因為我們將逐步放鬆防疫限制。我可以告訴你,最差的時候已過,機會與時機在香港,現在是你們期待已久的時候。
李家超又強調,香港的優勢在於「一國兩制」,引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制度會長期堅持,又稱香港「是全球唯一有地方環球以及中國優勢匯聚在同一城市,這個獨特的匯聚令香港成為內地與世界不可取替的角色。」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呼籲國際投資者 「不要過份解讀中國」
金融峰會首個議題為「內地政策環節—中國金融監管機構的觀點(預錄訪談)」,獲中國重磅財金官員力撐,會上播放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肖遠企,以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方星海訪談的預錄片段。
其中,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外界看了太多國際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對中國了解並不透徹並且短視,他認為國際投資者要更小心解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大」的報告,嘗試了解中國發生甚麼事,以及中國政府的實際意圖。
方星海說:我日常工作中接觸不少國際投資者,恐怕部分人看得太多國際傳媒,他們所寫有關中國的報道,很多傳媒報道都不是真正了解中國,他們專注的時間很短,我會建議投資者親自了解中國的實況,別看太多這些國際傳媒報道,亦不要和香港、中國對賭。
方星海表示,開放資本市場對中國有利,中國市場亦需要高質素機構的參與,他認為中國仍未有足夠的高質素機構,包括證券商、經紀商及基金經理,期望可吸引到高質素的企業參與。
逾 200 名金融機構負責人出席 5 名金融巨頭缺席
香港金管局介紹,與會金融機構涵蓋銀行、證券、資產管理、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對沖基金和保險等各個金融界別,逾200名金融機構負責人出席,匯聚100多家全球重要金融機構的主要負責人,當中超過30家機構由董事長或行政總裁代表。
但多名原先答應出席的國際金融巨頭,先後因確診、行程變動及家庭原因而缺席,包括花旗行政總裁范潔恩(Jane Fraser)、黑石總裁格雷(Jonathan Gray)、巴克萊行政總裁文卡塔克里斯南(C.S. Venkatakrishnan)、資本集團﹙Capital Group﹚CEO阿穆爾(Timothy Armour),以及東方匯理(Amundi)行政總裁Valérie Baudson。
李家超表示,不能出席峰會的人僅屬少數,根據政府統計,參加峰會的人數逾200名,符合預期。
新加坡同期舉辦「金融科技節」 規模比香港更大、演講人數更多
同一時間,與香港「撞期」的新加坡「金融科技節」周三(2日)至周五(4日)舉行,是3年來首次回歸實體,主題為「在波動和變化中建立彈性的商業模式」,演講主題涵蓋加密貨幣發展、區塊鏈、Web 3.0、「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等。
相比之下,新加坡「金融科技節」的規模比香港更大,出席演講人數眾多,並涵蓋多個專業範疇。而根據新加坡金管局介紹,當地「金融科技節」有850多名專家演講,長達超過250小時,有來自110多個國家涉2,000個組織參與,展廳有450家參展商和25個國際展館。名單上顯示,多位企業高管、政壇名人都會出席,主講者包括紐約金融服務部主管Adrienne A. Harris、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前主席Sheila Bair等等。
而除了金融機構負責人,亦包括不同專業金融領域,如幣安(Binance)創辦人趙長鵬、幣圈精神領袖「V神」兼以太坊創辦人都會作演講;而騰訊副總裁林海峰、螞蟻集團國際事業群總裁趙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與資本市場部副主任何東亦會演講。
新加坡當局網站亦詳列「金融科技節」的合作夥伴,不過香港的金管局網站上就未見提及,只見金融峰會的行程表。據網站(Our community)介紹,新加坡「金融科技節」的合作夥伴有新西蘭總理阿德恩、印度總理莫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螞蟻集團執行長井賢棟、Visa CEO、Master CEO、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渣打行政總裁溫拓思、滙控行政總裁祈耀年、花旗集團CEO范潔恩等。
港府未公布陳茂波核酸檢測結果
外訪染疫後康復回港的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周二(1日)返港,當局未有公布陳茂波的核酸檢測結果,並將他列為「康復」個案。陳茂波周三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並上台致辭,陳茂波步行上台及演講時沒有佩戴口罩。
陳茂波上周出訪沙特阿拉伯時確診新冠肺炎,聲言已一連兩日快測呈陰性。香港特首李家超曾指出,陳茂波入境後需要進行核酸檢測,若結果為陽性,需要自我隔離。
但當晚財政司長辦公室未有公布陳茂波在機場接受核酸檢測的結果是陽性還是陰性,僅表示衛生防護中心審視及評估後,評定屬「康復」個案,不具傳染性,所以毋須隔離,會繼續出席峰會,但不會參與宴會活動。至周三(2日)《明報》報道,李家超入場前有使用安心出行,但未見陳茂波入場時使用。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