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香港】港府自2004後再次出動援救隊赴土耳其救災 學者:想改善國際形象

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釀百年來最強烈的7.8級地震,台灣率先大舉動員赴當地震災,更首次被聯合國列入官方搜救隊,與多國並列,惹中國大陸媒體和「小粉紅」不滿,紛紛「出征」捍衛主權,更以「中國台灣」稱「中國人搶先救人」。中國大陸政府在災後2日趕緊從多個省市派人到土耳其救災;同時港府亦相隔19年後,罕有地派員出國協助救援,消息更獲中共黨媒大肆宣傳。有外交關係專家分析指,在人道救援「多些人參與是好事」,而台灣在當地「深耕和堅守」人道工作多年,但中國大陸方面「似乎傾向將事件政治化」;而港府參與救援,不排除與想改善國際形象有關。

土耳其南部接壤敘利亞北部邊境周一(6日)發生百年來最強烈的7.8級地震,目前至少1.8萬人死亡和3800人傷,數以千計建築倒塌。世界各地先後派人到當地救災,惟中國大陸、台灣甚至香港的表現卻引發爭議。

在香港方面,港府周三(8日)派出搜救隊,赴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機場,再前往阿達納災區協助救援,涉及共59人,分別來自保安局、消防處、入境事務處和衞生署,又帶備重約8噸的救援工具,包括生命探測器、混凝土切割工具、日常必須品等。

香港救援隊上一次出動救災 為 2004 年泰國南亞海嘯

據資料顯示,香港救援隊上一次出動救災,要追溯到2004年泰國南亞海嘯,當時是因應有港人在當地求救。而今次土、敘地震,港府卻在沒有涉及港人求助下出動救援。對於今次出動原因,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稱「純粹是幫助土耳其當局」,不排除再增援。

陳國基說:如果有香港人在外國或在內地發生意外的話,我們一定會派人前往協助。大家都會記得,很多年前泰國發生海嘯,我們都派遣了很多人員前往。但今次的性質不同,是應土耳其的要求派出拯救隊,我們覺得應該要幫助他們。直到目前,都沒有收到香港人遇難的消息。

翻查資料,2011年日本釀逾萬人死傷的「311大地震」,香港救援隊並未有參與;而應境外救災要求而派出專隊前往外地參與救援,則要追溯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至於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則是香港救援隊首次出動。

港府罕有參與外國救災 學者:不排除與「形象工程」有關

對於罕有參與外國救災,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侍建宇向本台分析指,不排除與「形象工程」有關。

侍建宇說:香港救援隊赴土耳其救援,當然是一件好事。香港在過去疫情、反送中立法至今,其予人形象是非常惡劣,港府借此重新參與國際事務,未嘗不是機會。但如果香港沒法好好處理政治犯問題,香港也很難恢復以前地位,畢竟法律完全服從政治領導,而不是以前法治的概念了。

台灣動員規模是其救援歷史上最大的一次

至於陸、台方面的爭議,身在土耳其災區的台灣搜救隊視察許郁文對本台表示,在地震發生當晚,台灣的外交部與內政部下達前往土耳其執行國際人道救援任務,搜救隊早在當地時間周二(7日)下午3時半抵達阿達納(Adana)機場,緊接被分派至重災區阿達亞曼(Adiyaman)救援。

許郁文說:這次台灣動員規模是台灣在執行國際人道救援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這次總共兩梯次130位搜救人員,還包括醫師、護理師跟獸醫師,還有5只搜救犬,13噸救援裝備;第二梯次還出動專機,直接將90位搜救人員直飛到土耳其,這是台灣在回饋國際社會動員規模最大的一次。

台灣政府亦宣布援助200萬美元賑災,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分別捐出約值1.6萬至1.1萬美元的月薪。台灣出錢出力國際人道救援先拔頭籌,日前更首次被聯合國列入官方搜救隊名單,與美國、捷克並列。

評論:大陸「似乎傾向將事件政治化」

然而,中國大陸方面,在台灣搜救隊出發時,多個媒體、網紅在微博、網易等平台宣稱「中國台灣救援隊率先出發」,「中國的第一支救難隊」、「中國人向土耳其伸出援手了」,又炮轟聯合國違反「一中」原則。

惟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央視》報道,中國政府「應土耳其政府請求」派出的救援隊,在周三(8日)才抵達土耳其作國際救援,82名隊員主要由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應急總醫院人員,另有藍天救援系統、浙江公羊救援隊、深圳公益救援隊等10個團體、共118人陸續出發救災。

侍建宇認為,在人道救援關頭,中國大陸方面「似乎傾向將事件政治化」。

侍建宇說:不論台灣、中國大陸、香港先後派出救援隊去土耳其,也是應該的。只是,台灣救援隊被中國媒體宣稱為「中國台灣的救援隊」,這個政治化的其實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因為台灣很大程度是,土耳其發生嚴重災害,當年台灣20、30年前(1999年「921大地震」)發生很大的場地震時,土耳其也派人到台灣救援,這本來是應該做的。

台灣早已在當地「深耕」人道救援

值得留意是,今次災區之一的雷伊漢勒市(Reyhanlı),台灣早於2020年已建設「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成為當地首個為敘利亞內戰難民提供人道援助、台灣民間募資而建成的中心。在今次災情,即使當區現處於無政府狀態,沒水沒電,所有國際非政府組織都撤退的情況下,該中心仍堅守當地收容數以千計的災民。

侍建宇稱,由於台灣在當地「深耕」人道救援,台灣政府當然不會袖手旁觀,又指具有更豐富人力、財力的中國,若可以到該區救災,「可能在安置難民和後續救援上,如醫療、物資方面更會幫上忙,畢竟救人的黃金72小時已過」。

記者:李若如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