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香港《大公報》刊文促依法取締《蘋果日報》後,《文匯報》周一(19 日)接棒發表評論,點名《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發放誤導訊息,指「這些極端反中亂港的傳媒,在香港國安法下,不能不管」,亦有建制派人士支持立法規管「假新聞」。同日,《人民日報》發文,批評香港大學學生會抹黑國安教育。(呂熙/潘加晴 報道)
《文匯報》評論指,《蘋果日報》的取態和手法「整個香港社會都清清楚楚」,至於社會充斥的「假新聞」、「假消息」的例子亦可以隨便舉出,「像《蘋果日報》、《立場新聞》這些極端反中亂港的傳媒,在香港國安法下,不能不管。」
香港浸會大學前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對本台表示,黨媒和港官近日的言論,都是中共自1949年逐步全面掌控媒體的一貫手法,當局可能認為在現行的《國安法》下,沒有足夠條例針對個別傳媒,為立新聞法鋪路。
杜耀明:近期(當局)聚焦批評假新聞,因為現時的《國安法》已可以對勾結外國勢力等行為作出(檢控),但看來當局並不滿意,在《國安法》下找不到可以「砌到」一個罪名時, 就指其假新聞。所以現時新的轉向和走勢是要擴大指控假新聞,將其繩之於法。過去一年香港的發展,令人感到悲觀是合符常理,但我也看到大家在這侷促環境下努力,加上最重要是執政者也知道,至少有六成人是反對其做法,如果強行(立法), 只會更加失民心。
《文匯報》的評論說,《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煽惑仇恨和分裂國家等行為都「有法可依」,維護國家安全亦應「全方位」進行,傳媒不能以其身份,以「『編採自主』、『言論自由』這些所謂的保護傘,就可以無底線、無邊際地發放假新聞、假消息。」
評論又指,「我們與假新聞之間的距離,其實很近很近」,社會各界應該深刻反思,傳媒在擔當「第四權」時,其監察或批評政府的立場和手法「與虛假、虛構的分別有多大?會否影響中央和特區的管治,影響『一國兩制』和香港社會穩定等?
同一報系的《大公報》周一亦發文再度追擊《蘋果日報》,指其早在 90 年代已經透過「陳健康事件」掀起「假新聞」歪風,更指「至今已 23 年一直『無王管』」,而且製造「假新聞」的風潮更蔓延至其他「黃媒」。報道說,法國的《新聞自由法》有就「誹謗、侮辱」、偽造新聞訂立罰則。又引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傅健慈,表示支持香港立法規管「假新聞」。
同日,中央級的《人民日報》發文,點名砲轟香港大學學生會「抹黑國安教育」,威嚇「已到了非管不可的時候」。
文章指港大學生會日前發表公開信,「公然抹黑學校推行國安教育課程是『斷送院校自主』、『愧對學士先賢』」,指自北京出手「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以來,港大學生會「一而再、再而三發聲挑釁,大肆抹黑一國兩制、破壞憲制秩序」,斥學生會「在底線邊緣瘋狂試探」,「已到了非管不可的時候」。
文章羅列出港大學生會多項「罪名」,指港大《學苑》雜誌一再刊發「港獨」文章、花費公帑在黃色媒體支持黎智英、舉辦「美化黑暴」畫展、不斷「傳播反動思想」,直斥「這些人根本不是甚麼學生,而是藏匿在校園中的暴徒」。文章指「誤入歧途的香港教育,必須經歷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指需要「猛藥去疴,去除象牙塔中的『惡瘤』,讓毒教師、毒學生會失去存身之所」 。
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早前表示,已與各家香港大學校長商討在校園內推行《國安法》,包括要求學生必修國安教育。該校副校長何立仁據報曾發信,講述在《國安法》下如何保障學術自由。港大學生會上周向校長張翔發公開信,要求回應有關國安教育的細節,以釋除學生不安,並斥校方「向政權折腰,甘作傀儡,扼殺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