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其中最受關注是樓市撤辣,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終「回應民意」,指當前的經濟及市場情況下,有關措施已無需要,並希望引導市場勿讓悲觀情緒過份放大。日前才「終極呼籲全面撤辣」的中原創辦人施永青認為,樓市上落仍有不同因素,撤辣至少可增加流通能力,現在先寄望樓價站穩再望回升。
新盤劈價、二手樓亦劈價,香港人在過去一年看見最多,就是「蝕讓」兩個字。樓市持續低迷,去年全年香港整體樓宇買賣合約登記宗數創有記錄以來33年新低,總金額亦創十年新低,負資產宗數飆升19年新高。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8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時,說息口上升及外圍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去年樓價全年下跌7%,成交量減少5%至4.3萬宗低水平。
3辣招全撤 陳茂波希望引導市場勿讓悲觀情緒過份放大
是否撤辣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陳茂波宣布即日起撤銷全部「辣招」,即2010年以來推出的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及新住宅印花稅(NRSD),他明言在當前的經濟及市場情況下,有關措施已無需要。他解釋,現在住宅供求比較平衡,因此應讓市場自由交投,至於撤辣後的市場反應如何,他不敢估計,只表示:「那些人是否買樓,甚麼時候買樓,除了這些措施外,還要考慮經濟狀況、息口走勢如何、自己的就業情況、收入如何,所以我們覺得現在推這些措施,主要是引導市場有一個合適又清晰的期望,也無須因短時間之前的地緣政治、高利率,讓悲觀情緒過份放大。」
緊接預算案公布後,金管局便向銀行發出指引,認為適宜暫停物業按揭貸款假設利率上升200基點的壓力測試要求;並修訂價值3千萬港元或以下的自用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調整至七成等措施。
施永青:有一定效果但難望樓市馬上恢復元氣
消息公布後,不少二手樓業主立即加價,市場似乎頗為受落。在預算案前一日開腔「終極呼籲全面撤辣」的中原創辦人施永青,反而有另一種看法。施永青說:「撤辣當然有他一定的功能,但樓市的上落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基本上這個做法我認為可以令市場交投量增加,價錢站穩。現在不是望他升的時候,若還沒能站穩就望升是不切實際。我認為3月份的交投量一定多過2月份,比例多30%左右甚至更高。」
他認為要樓市馬上恢復元氣還要看不同因素,包括政策調節、減息及中國經濟恢復。至於取消壓力測試及提升銀行按揭成數,他覺得並非要讓銀行自行承擔風險:「壓力測試的作用是利息低,遲些可能加息,便要做壓力測試。如果利息見頂,下一階段只有減息機會無加息機會,你還設壓力測試即是『阿茂整餅』(粵語歇後語,意指多此一舉)。」
他認為增加按揭成數是要讓更多資金流入市場,也要讓樓價穩定才能避免負資產惡化。施永青說:「銀行也想你有穩定的樓市它才不會出事,不是叫銀行落雨收柴。這時叫銀行鬆一點較收緊好,如果銀行逼倉便會有連鎖反應,更傷害銀行利益。」
政府消息:不相信短期內會有大量炒賣情況
市場展望撤辣以提振樓市,但投資銀行摩根大通2月初發表報告指出,即使全面撤辣,亦無助扭轉樓價跌勢。《香港電台》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指,全面「撤辣」後,不相信短期內會有大量炒賣情況,亦沒有刺激成交的客觀指標。至於對政府財政收入的影響則難以估計,但以過去幾年三大辣招稅收計,每年平均有大約94億元。
記者:淳音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