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正式會議(APEC),將於11月11日在美國三藩市舉行。在一片反對聲下,香港特首李家超仍未獲得主辦國美國的邀請。他周二(26日)被問到此事,一改過去的「強硬」回應,僅表示仍等待主辦國邀請,若接獲邀請將按規則出席,沒有再表明「一定會出席」。
根據APEC的指引,主辦國家要在開會前至少八星期,向出席的領袖發出邀請。惟今屆會議將於11月11日展開,距今只餘七星期多的時間。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被問到他本人是否會出席APEC會議,或會否由其他人代替?
李家超僅以簡短回應指,根據APEC的指引,主辦國需要向成員領袖發出邀請,並指:「我仍然等待向我發出邀請信。我們會按照標準的規則出席。」未有進一步講會否由其他人代表。
李家超今次的回應明顯較過去溫和,未知是打定輸數,或是避免再以戰狼式回應火上加油。翻查資料,美國《華盛頓郵報》七月底時報道,指美國決定不讓仍受美國制裁的李家超出席APEC,當時政府新聞署的回應相當強硬,指「美國應切實履行東道主基本責任,常規邀請行政長官以中國香港領導人身份出席。」
而早於6月,當消息傳出李家超或未能成行時,李家超語帶指責的表示「APEC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或經濟體,而中國香港作為成員之一,會按規則及常規出席會議。」
香港如何回應隨時影響「拜習會」
李家超是否真的打定輸數而軟化了態度,暫時未能肯定。但肯定的是,各方面的一舉一動,隨時影響全球關注的「APEC拜習會」能否實現。
中國外長王毅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有關「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白皮書的記者會,亦是他在秦剛事件後,首次於國內的記者會會見中外傳媒。有記者詢問中國將會由誰代表出席APEC會議時,王毅表示:「正在與各方保持溝通,會適時公布消息。」他續指,中國是個負責任國家,從不缺席參與重要的多邊論壇。
王毅並讚揚APEC是亞太最高層級、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組織,應促進合作而非挑起對抗,又指期待美國能意識到作為東道主的職責。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缺席早前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是上任後首次;外界一般期待,習將出席APEC,並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會面,緩和兩國關係。
責編:李榮添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