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律師會將於下周二(24日)改選5個理事席位。繼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早前發表評論文章指,律師會應「搞專業不搞政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周二(17日)表示,如果香港律師會被政治凌駕法律專業,港府會考慮終止與其專業關係。律師會回應稱,律師會一直保持政治中立,時刻與政府有關部門溝通。
特首林鄭月娥周二(17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過去港府與不少「觸碰紅線」的機構團體有接觸、互動,但經歷過去兩年多的「黑暴」和《國安法》,整個香港包括她「上了深刻的一課」,認清香港複雜環境,如果沒有《國安法》保障,將成為顛覆特區政權、危害國家安全的「橋頭堡」,亦認清許多港府以往願意互動的團體,例如教協的本質。林鄭辯稱,現在的做法只是「回到正軌」。
她其後主動點名提到香港律師會,稱如果香港一些專業團體偏離原本宗旨、被政治凌駕專業,港府唯一取向是與其終止關係。
林鄭月娥說:專業團體應是做專業的事,但如它不是做專業的事,而是被政治騎劫了或凌駕了它的專業,那特區政府唯一的取向,就是和它終止關係。如果日後有其他專業團體,包括近日坊間談及很多的香港律師會,亦被政治凌駕法律專業,特區政府同樣會考慮與其終止關係。
她又説,過去很多法律工作都會徵求兩個法律專業團體意見,即大律師公會及香港律師會的意見,而且不少法定組織、諮詢組織亦樂意委任由律師會推薦的人選,包括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法律援助服務局,法律上都有讓律師會推薦委員的機制,但當律師會變成「政治團體」,港府必須重新審視這些關係。
香港律師會:一直保持政治中立
香港律師會回應指,作為業界與政府之間的橋樑,律師會一直保持政治中立,時刻與政府有關部門溝通、表達意見以改善執業環境,並定期從法律角度回應不同議題的諮詢。律師會重申,作為香港律師的自我監管組織及專業團體,律師會的宗旨包括維持香港律師專業水平及操守,以及考慮所有涉及業界利益的問題。
律師會選舉在即 官媒發文強調「應搞專業不搞政治」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早前發表評論文章,以「香港律師會應把握住再出發的歷史機遇」為題,認為律師會「對會員負責,就應當選擇搞專業不搞政治;對市民負責,就應當選擇搞建設不搞破壞。」
文章引述香港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譚允芝指,香港律師會不應步大律師公會後塵,選擇以「政治化選舉」的方式淪為「政治化團體」,又說只要律師會與「反中亂港分子」劃清界限,就不會像教協一樣,喪失特區政府的認可;只要擁護「一國兩制」方針、遵守《基本法》,就不會像香港大律師公會一樣斷絕與內地的交流合作,走上窮途末路。
香港律師會將於下周二改選5 名理事會成員,是次選舉共有11人參選,其中白樂德 (Denis Brock)、羅彰南以及黃巧欣將競逐連任,其餘候選人分別為傅嘉綿、岑君毅、袁凱英、陳國豪、馬秀雯(Selma Masood)、韋恆理(Henry Wheare)、黎蒑、唐瑋綸。外界關注,這次選舉將決定理事會内「開明派」及「親建制派」的勢力分布。
記者:鄭日堯 責編:張薇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