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區國安法》下,香港政府運用了各種手段,幾乎令所有民主派議員在議會消失。過去大半年,香港立法會可謂 「脫胎換骨」,再看不到正常議會激烈爭辯的畫面。取而代之的,是政府所有議案都順利通過。親北京的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讚揚今屆立法會「不負市民所望」,於「久違了的安寧」下回復理性。
不消幾分鐘,《電檢條例》修訂草案獲得壓倒性多數通過。這是香港第六屆立法會任期結束前,最後一項審議法案。香港立法會自去年再無民主派議員後,會議上再聽不到激烈的討論聲音,反而經常出現的,是議案獲得「一致通過」的場面。親北京議員就把這種大陸式的議會文化,形容為 「回歸理性」。
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周四(28日)舉行年結記者會。會上他讚賞,本屆立法會狀況為市民所樂見。
梁君彥說:在今個年度,立法會不負市民所望,在久違了的安寧下回復理性。自《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實施後,議會逐漸回歸理性,重新聚焦,處理各項關於經濟民生的議題。
對於外間批評建制派議員有如「舉手機器」,會上議案數分鐘即可以通過,梁君彥認為,不是審議法案的時間越長,就代表相關法例是好的,並解釋現時立法會是「西敏寺」式*會議,不限發言議員數目,而且95%外國議會投票只用口頭表決,香港則是記名投票表決,形容香港立法會的記名票率高過很多民主國家。
民主派總辭後 立法會「舉手通過」法案為5年來最多
但根據香港傳媒翻查立法會會議記錄報道,民主派總辭後的延任立法會,在大半年内通過的46項政府法案中,有30項都以「舉手方式」通過,毋須記名表決,是過去5年最多。
學者:不記名投票 說明議員不想為投票負責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周四接受本台訪問時,質疑議員舉手投票、不記名的方式是不想為自己投票意向負責。
鍾劍華說:我想反映一個事實,連議員也覺得不太妥當,不想負責任,不想給人知道他投了甚麼票。立法會投票記名的意義,在於表明這位議員對自己投下的票負責,也是向自己的選民有所交代,將來有改選的時候,選民可以根據議員投票的立場和意向,決定是不是繼續支持這個人。
對於梁君彥強調,沒有民主派後的立法會,恢復理性,令本年議會開會時數減少,卻同時可通過更多法案,鍾劍華認為,議會不應只追求效率,而是追求公正及權益取得平衡,「越快通過議案就代表政府做甚麼都可以。」
「舉手方式」表決,即是由立法會主席憑肉眼判斷,議案是否獲列席議員過半數支持,而不論議員投贊成票、反對、棄權,甚至不投票,公眾都無從得知,而立法會秘書處也不會有相關紀錄。
立法會財委會在延任會期內,今年批出的127項撥款中,有100項以不記名方式通過。其中6項涉款過百億元撥款,包括442億港元的新界西堆填區擴建計劃、350億港元的中小企融資產品擔保計劃等。這100項不記名通過的撥款,撇除人事編制相關項目,總涉款額2259.3億元,佔本年度批出款額約68%。
政府法案平均僅約51分鐘通過 批款逾2200億
另外,議員審議法案的速度也變快了。有媒體表示,統計延任議會審議的30項政府法案,由恢復二讀辯論至三讀通過,總共不到26小時,即是平均每項不記名投票的法案,由恢復二讀辯論至三讀表決,僅需約51分鐘。值得留意的是,在這30條獲通過的議案中,有不少是備受社會關注的法案,包括要求區議員宣誓的《公職(參選及任職)(雜項修訂)條例草案》、放寬引入海外醫生門檻的《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以及周三通過的《電影檢查條例》等。
梁君彥:議會無民主派非「一言堂」 是「西敏寺」式會議
梁君彥對相關批評置若罔聞,反而表示,今屆立法會所通過的法案和撥款都打破多年立法會紀錄。
他在立法會年結記者會上指,去年非建制派議員總辭後,過往會議上的混亂情況不再復見,而議會上亦再沒有議員因為「行為極不檢」而被命令立即退席。因此,再沒有人利用「規程問題」阻撓議會進度,令本年議會開會時數減少,卻同時可通過更多法案。
會上梁君彥多次強調,現時沒有民主派議員的議會,並非「一言堂」。他以本月通過的《醫生註冊修訂條例》為例,指會上議員有提出不同修正案,故不是「一言堂」。而以往官員到立法會接受質詢,經常受民主派議員刁難,梁君彥說,現時質詢環節則可以重新恢復,官員今年發言亦見十分坦白,與議員「擦出火花」。
記者:沈彥恒/鄭日堯 責編:張薇 網編:劉定堅
*所謂「西敏寺」式會議,是英國議會西敏宮幾百年來所採用的民選議會制度,特點是少數服從多數、兩黨制、單一執政黨、奉行内閣制及行政主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