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壓境,加上不少國家均放寬港人的移民限制,香港護士界出現「逃亡潮」。從護士協會最新調查顯示,過半受訪護士考慮移民,當中九成涉政治原因。有醫護形容目前情況為「第二次回歸」。(文海欣 報道)
過半受訪護士想移民 九成因政治因素
香港護士協會周五(8日)公布「香港護士移民意向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5成4受訪者正考慮或正辦理移民海外,當中註冊護士佔最多。而正辦理移民手續的受訪者中,有約8成表示會在兩年內離開香港。在5年至10年內護理工作年資的受訪者中,有71.7%均表示正考慮或正辦理移民手續。
在移民原因方面,有超過9成受訪者因政治及社會因素,另外超過4成希望改善居住環境及子女教育。
醫護:離開主因國安法
香港護士協會中央執委源文錦透露,每當有同事成功辦理移民,其他同事都非常雀躍請教相關詳情。目前,他身邊至少兩名同事已經移民,其中一位移民的原因是認為現今香港與當初1997年回歸後變化極大,現在連爭取民主自由的權利都失去。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接受本台訪問時說,已有3名認識的護士移民,另外亦有數位正在考慮當中,而離開的主要原因是《港區國安法》成立。
羅卓堯說:(香港)自由愈來愈差,那些準備或已有下一代的都想走,因為不想小朋友接受香港教育或在這個社會生活。
雖然香港醫療系統一直面臨壓力,不過羅卓堯認為以目前的移民情況,未會令醫療系統壓力急促大增。因為公營醫療系統過去一直出現斷層情況,而且護士移民的時間表不一。

源志敏:第二次回歸
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源志敏說,調查結果正反映香港出現社會分裂。他續形容移民情況猶如回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
源志敏說:好頻密地說護士移民,我自己的感覺,對上一次(發生)就是1997年。整個感覺好像回到1997年,這個可能與一些官方報道有關,稱「第二次回歸」,第一次回歸會出現一次移民潮,那麼第二次回歸就有另一次移民潮。
公營醫療系統護士人手不足問題或加劇惡化
源志敏憂慮護理業會有真空、斷層情況出現,導致青黃不接。他續指,多年來香港護士人手一直緊絀,護士移居海外將嚴重影響香港的護士人手供應及護士專科人才的流失,長遠會影響香港的醫療護理服務及質素,建議增加護理專科訓練及護理學位名額等,以加大護士供應,解決以上問題。
源志敏說:(97回歸)時甚至說會否將護士訓練門檻降低,遷就多些人讀護士,因為那時候不太多人想入行。但現在香港不同,其實好多人想做護士,剛才我都說大學基本上不用擔心沒有人報讀。但因為學額問題影響收生,其實可以收多些。第二就是專科訓練,現時主要專科訓練在醫管局進行,其實醫管局絕對可以加大其名額,面對這個形勢就要在專科及基本護士訓練學額都要加大。
有關調查由2020年11月16日至11月30日進行,向約3萬名香港護士協會會員發放問卷,最終共收到684份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