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擔任23條「應變反駁隊隊長」後,首次公開反駁質疑23條的言論,首輪點名前前港督彭定康、英國保安國務大臣董勤達、自由亞洲電台,與及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他又強調,不少香港市民、商人都歡迎今次立法。
鄧炳強和香港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出席親共政黨民建聯周一(19日)23條立法講解會後,鄧炳強向記者表示,不少市民、做生意人士都歡迎立法,立法能提供安全生活、安穩的環境。
他說:「回想2019年,在『黑暴』時間,『港版顏色革命』情況底下,你做生意做不了,被人打爛你的商舖。你講一句同這些『暴徒』不同意的,就會被人打。當其時正正就是無言論自由,被人打!」
鄧炳強之後點名批評前港督彭定康。彭定康早前公開表示,國安法立法後不需要23條立法,又指執法人員可隨意作出拘捕。
鄧炳強解釋,23條立法共有七個罪類,當中只有兩個被國安法涵蓋,所以必須立法消除其他國安風險,拘捕行動亦必定依法執行,他形容彭定康言論是「抹黑和恐嚇香港人。」
除了彭定康,鄧炳強亦點名英國保安國務大臣董勤達,指他形容23條會摧毀繁榮、自由、機會及公平法律的言論不當。
鄧炳強說:「英國都有國家安全法律,其實我們今次23條立法都參考了,特別是2023年國家安全法。為何你可以有國家安全法律?我們想有國家安全法律保護自己的時間,你就話我們香港的摧毀繁榮,這就是雙重標準,就是刻意抹黑!你就可以防衛,我就尔可以防衛?這就是外部勢力,就是這態度,我們必須要防衛自己。」
鄧炳強再點名美國自由亞洲電台(RFA),指RFA是由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媒體(RFA 是非盈利性質的美國私營新聞機構,美國國會每年批出預算,歸美國廣播理事會USAGM管理)。
鄧炳強稱,自由亞洲電台引述「錯誤」評論,稱23條立法的罪行針對傳媒,鄧炳強重申,立法只針對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對傳媒報道有充分保障及自由。
有記者在現場追問鄧炳強,按照他的說法,日後傳媒訪問反對意見者是否不容許,鄧炳強這樣回應:「如果作為外部勢力,有心抹黑的話,不論是否犯法,這個我們慢慢研究。用這些來誤導香港市民,恐嚇香港市民,這並不是事實嚟!所以我必須作出反駁。」
根據本台於1月31日的報道,訪問了香港浸會大學前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與及前國際特赦組織中國研究員潘嘉偉。
杜耀明當時指出,23條諮詢文件所指的「國家秘密」是很闊的觀念,當中包含「國家或香港特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秘密」;而所謂「機密」是泛指機關裡的「機密」,內容是軍事國防,外國用法例是防止官員洩密,而不是以此規管市民、記者發布訊息。
杜耀明說:「我第一個感覺是打了一個冷震,現在政府的定義比大陸國家安全法是更嚴密。非法披露『看來』屬於機密的資料,又損害中央和特區的利益,這個很闊。當然『看來』是誰『看來』,你『看來』還是我『看來』?當然是他『看來』。」
潘嘉偉指出,港府在諮詢文件以「秘密」,而不是用「機密」一詞,當中包涵的範疇很廣,情況如同大陸。
另外,鄧炳強又再次點名許智峯,不滿對方暗喻23條立法含有追溯力,強調本港採用普通法,立法沒有追溯力,
記協主席陳朗昇今午出席外國記者會論壇,預計在立法後,願意接受駐港外國記者的人數將會減少,記者問鄧炳強會否作出反駁。鄧炳強則指,「雖然記協無乜代表性」,但仍歡迎對方提交意見。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