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監警會周二(19日)舉行會議,指首8個月交通檢控,包括打擊違例泊車個案高達180萬宗,這令投訴港警的案件大增45%。在過千宗的個案當中,投訴警員「疏忽職守」與「行為不當/態度欠佳/粗言穢語」佔9成。警方指,粗言穢語、行為不當屬「輕微投訴」,由5月開始試行俗稱「IR」的「透過簡便方式」處理,警方不會再進行調查,改由高級警員去調解輕微投訴。本應監察警員投訴調查的監警會,在會上反「助攻」警方,促規管市民亂告警察。

港警:炒牌、截查市民增 致投訴警察增45%
投訴警察科高級警司陳憲鈞指出,2023年首8個月共接獲1106宗投訴,較去年同期762宗增45.1%。報告指出,投訴當中3成涉交通檢控,1成半與截停搜查有關。陳憲鈞在會上補充指,460宗仍在調查,4宗全面調查,134宗透過「透過簡便方式」處理「輕微投訴」;其中314宗「撤回投訴」與134宗「無法追查」佔4成,陳憲鈞解釋很多市民沒有提供足夠的資料。
報告顯示,最多的投訴類別為「疏忽職守」、「行為不當/態度欠佳/粗言穢語」,此兩類投訴佔超過9成。陳憲鈞解釋指,此類投訴增加是因為今年警方積極打擊違列泊車,警方首8個月一共作出180萬宗的交通檢控。
陳憲鈞在會上透露,5月起警方開始試行俗稱「IR」的「透過簡便方式」處理「輕微投訴」。所謂的「透過簡便方式」,是指例如態度欠佳或粗言穢語的投訴個案,警方不會有全面調查,改由1名總督察或以上職級的人員處理,並擔任調解人員。

警稱教導警員有同理心 將以「簡便方式」處理投訴
報告指出,「行為不當/態度欠佳/粗言穢語」投訴有464宗,與去年同期291宗上升59.5%。鄺永銓議員在會上向警方查詢,「疏忽職守」與「行為不當/態度欠佳/粗言穢語」投訴個案上升的原因。陳憲鈞指,投訴大多來自市民查問警員截查理由,但警方卻不能給一個信服的理由。
陳憲鈞說:因為我們(截查)做得多,這跟投訴增加是有關的。就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有加強宣傳和內部訓練,包括這個季度,我們警隊進行了一個Living The Value Training。最主要介紹我們的同事要有同理心。例如交通執法的對象,一些截查也好,市民好著重自己的權利,我們要多一些跟他們解釋。
監警會「助攻」警方 促規管市民亂告警察
監警會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易志明在會上提出,很多市民被「抄牌」,只是一時「意氣」作出投訴,他質疑「真實」投訴很少,又建議警方跟進誣告的個案。
易志明說:一些個案事主發生了事作出投訴,在庭上已被判投訴不成立,反而說警方捏造證據。警方會否有些行動或警告,不讓這些人濫用自由,亂告一通?

主席王沛詩就希望市民「負責任」地提供姓名及聯絡方法,多與警方合作,用更有效率的「透過簡便方式」處理「輕微投訴」。
記者:張仕仁 責編:李世民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