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萬人聯署促擱置 「明日大嶼」發展計劃

0:00 / 0:00

今年施政報告重點推出的「明日大嶼」計劃,受到社會各界批評,截至周五已有一萬五千多人聯署要求擱置計劃,而守護大嶼聯盟亦將於周日(14日)遊行抗議。此外,政府亦提出由土建會把關「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亦被外界批評涉利益及角色衝突。(李弘音 報道)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星期三(10日)傍晚發起網上聯署要求擱置東大嶼人工島計劃,截至周五(12日)早上,已有一萬五千多人聯署。他們認為土地公義是發展土地的重要考慮因素,大型填海根本未能短期解決「貴細擠」的問題,而且造價昂貴,對生態環境影響亦是不可逆轉,最終只會得不償失。所以他們要求政府擱置東大嶼人工島計劃,優先推行其它更即時及可行的選項,如發展棕土、粉嶺高爾夫球場、閒置土地等。

另外,守護大嶼聯盟及土地公義聯合陣線周五記者會上公佈將於本周日(14日)下午三時發起遊行,反對「明日大嶼」計劃。

口號:明日香港!我哋話事!不要人工島!我要建公屋!收回粉嶺足球場!

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批評,政府所推出的土地大辯論未有最終報告,就以長官意志跳過應有程序,率先公布填海決定。而且他亦質疑計劃是淘空香港儲備利益輸送。對於林鄭月娥未能解釋填海面積突然加到1700公頃的原因,與政府以往對東大嶼填海的願景有巨大出入,他質疑林鄭月娥只是一枚棋子,背後真正操控香港土地發展的是前特首董建華和利益集團。

謝世傑:林鄭月娥只不過是牌面上的一隻棋子,因為我們看到整件事背後是有一個權力核心正在操控香港的土地發展。原先政府提出的1200公頃東大嶼都會填海計劃,在沒有咨詢及數據的情況下,突然自己(林鄭月娥)加了(填海公頃)。究竟是甚麼原因呢?以前這麼多政府官員做了很多數據,說了這麼多事情出來,為甚麼她突然,一個人,就說要1700公頃?

土地問題備受關注,不但「明日大嶼」計劃遭受批評,而施政報告提及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亦飽受外界質疑。政府希望透過此計劃釋放新界私人農地興建住宅,提出由「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土建會)」把關,考慮發展商提交的方案。然而,土建會21名非官方成員中,近半數人都是從事地產、建築或工程等相關工作,因此被外界指此會是由商界控制,被批有利益衝突。

土地正義聯盟成員區國權回應本台訪問時指出,政府只是透過語言藝術,把公私營合作稱作土地共享,但這仍是一個官商勾結的項目。

區國權:其實把關的那幾個機構包括土建會或城規會,其實都是政府委任,或是與財團有關的人。往往可以見到,他們會開「綠燈」讓財團改劃。但我們不知道今次是甚麼房屋,因為他沒有說明,可能也是一些居屋或綠置居。林鄭政府為了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或是推高樓市而把新界農地開綠燈讓發展商累積財富。

土建會主席黃澤恩接受明報訪問時稱,要就一些發展項目提出意見,成員無可避免要包括業界人士,這難免涉及角色衝突。但土建會設有利益申報機制,他們亦會嚴格遵守,希望能夠釋除外界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