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育】港府國安課程框架 教學生分辨官定「假新聞」

中共政權把所謂的「國家安全教育」納入香港中小學課程,教育局周四(22日)公布8個科目的 國安課程框架。按照最新的課程框架,至少4個科目要求學校教導學生分辨「假資訊」、「假新聞」,當中包括在小學的常識科納入「『假新聞』對國家可能造成影響」課程,又在中四至中六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科」,列明教師要同學生一起分析「報章上傳播假資訊的真實個案」,以明白傳播假資訊的後果。(方德豪 報道)

高中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科」(ICT )的 國安課程框架首次列明,要讓學生明白中共官方認定的「假資訊」對個人、社會,以至國家安全的影響,要求學習分析資訊的「真偽」,提高「維護國家安全的守法意識」,培養學生「成為一位積極和負責的公民」。

課程框架提出,學校「資訊的真偽」做專題研習,對教師指定的網上資訊做分組研究,包括討論以不同的方法查證及指出該資訊的真偽,評估「錯誤傳播資訊」對社會的影響。

又據香港教育局周四公布的8科國安教育課程框架,當局明言要灌輸學生認識「國家疾病防控」「太空安全」 ,又建議可帶學生到大灣區考察、參觀大亞灣核電廠等。

教育局較早時已宣布,通識科將於2021至22學年在中四級開始被「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早於2019年反送中及2014年佔中等社會運動期間,有年輕人表達對政府不滿。親中派及香港建制派等親政府人士將這些問題指向通識課程,有認為高中通識科「使學生激進」。繼而,香港特區政府展開討論,將通識科由必修科改為選修科;修改課程內容;甚至有殺科意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