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周日(2日)出席Now新聞台節目《大鳴大放》時表示,截至上月18日接獲29宗注射疫苗後面癱的個案,22宗個案接種科興疫苗。孔繁毅指,如研究後發現接種科興疫苗後面癱個案明顯較前幾年同期為多,會建議藥廠在疫苗指引上,列面癱為副作用。(陳駿豪 報道)
衞生署截至4月底共接獲27宗呈報的死亡個案,當中21人曾接種科興新冠疫苗,全部個案交由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委員會討論和評估。孔繁毅指,呈報個案涉及科興的宗數較多,由於選擇接種科興的人一般年紀較大,但他強調未發現死亡個案與科興疫苗有關。
孔繁毅指接種科興疫苗人士,平均年齡較復必泰大20歲。不少年長人士有長期病患,包括本身有冠心病、心臟病,或者糖尿病、高血壓的情況。「若他們未能控制這些長期疾病,又接種疫苗,自然有較多機會有不良事件發生,基本上和疫苗接種無關。」
復必泰疫苗列明面癱為「罕見副作用」。孔繁毅指接種科興疫苗後出現面癱的人士,以男士較多,左面面癱較常見,面癱時間較短,多數出現在接種後48小時以內。
香港大學正研究如數個月觀察後,發現接種科興疫苗後面癱個案明顯比前幾年同期增加,會建議藥廠,在疫苗指引上列面癱為接種後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