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實施僅一年,港媒面對前所未有狙擊。前《蘋果日報》主筆馮偉光周日(27日)在機場被警方以國安法罪拘捕。同晚,親中陣營點名狙擊的網媒《立場新聞》發公告稱,「文字獄已降臨香港」,6名董事辭任,評論投稿全數暫時下架,並暫停接受會員資助。本台確認有媒體接到匿名威嚇訊息。另有港大學者憂,這股打壓風潮「只是開始」。(李智智 報道)
媒體要求匿名 確認曾收威嚇訊息
《獨立媒體》創辦人之一林藹雲網上以英文撰文稱,過去幾天,有其他香港的獨立營運媒體,曾收到匿名威嚇訊息。
林藹雲稱,訊息詳列公司董事會和員工的姓名,包括兼職記者。她強調要取得公司員工名單,須獲得稅務部門或強積金提供者的權限。本台曾向相關媒體查詢,媒體基於安全考慮要求匿名,並確認消息屬實。
一名要求匿名的前《蘋果》記者稱,早於5月公司員工大會時,已獲各方消息稱「有人警告會『搞』蘋果」,惟以他所知未見有具名或白字黑紙寫明「點搞」。本台亦向《眾新聞》、《大紀元》了解,對方稱未獲有關「警告」消息。
《蘋果日報》主筆盧峯機場被捕 《立場》宣布變陣
香港《蘋果日報》上周四(24日)關閉後,拘捕行動仍未終止。繼早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等多名高層被警方拘捕後,至周日(27日)另一主筆馮偉光(筆名:盧峯)亦被捕。警方向本台證實,當晚在香港國際機場,拘捕同案一名57歲本地男子,正被扣留調查。
同日深夜,香港網媒《立場新聞》發公告,稱《港區國安法》後,過去一年「改變了我們熟悉的香港」,「文字獄已降臨香港」,為減低各方風險,實施新措施,包括將今年5月和此前的博客文章、轉載文章和讀者投稿等評論文章全部暫時下架,會與作者確認刊出意願和風險後,再考慮合適安排及重新刊出,而《立場》會備份內容。
公告亦稱,《立場》會繼續運作,以往方針和編採工作不變,但將暫停接受贊助,包括中止付費會員月費轉帳、停收新會員和新資助,又稱目前財政儲備可應付未來9至12個月開支,呼籲支持者將資金轉投其他媒體、自由記者或組織。
《立場》董事未回應事件
董事方面,包括創辦人之一的余家輝,以及周達智、吳靄儀、何韻詩、方敏生和練乙錚等6名董事接受建議辭任,其餘兩名董事蔡東豪和鍾沛權留任。本台向有關董事查詢,未獲回應。
員工安排方面,一名要求匿名的《立場》現職記者向本台確認,公司早於上月壹傳媒戶口被凍結前,已與員工「解約、賠償再簽約」,合約條件此前相若,理解公司安排,現時編採部60多員工會如常工作,形容「士氣良好」。該員工又稱,暫未曾到所謂「警告」或騷擾,但不認為在《立場》工作「是零風險」,亦憂慮失去恆常收入來源,難測運作可維持多久。
《立場》副採訪主任陳朗昇:難以代替《蘋果》地位
身兼記協主席的《立場》副採訪主任陳朗昇向本台強調,公司新措施僅屬「防禦」,編採運作沒有任何轉變,會謹守崗位,惟他坦言連評論人都被捕,當局「紅線」模糊,根本無法掌握,生存空間困難重重,「只能做得一刻就一刻」。對於社會視《立場》為《蘋果》替代品,陳稱:「多謝大家錯愛。」
陳朗昇說:大家真是錯愛,我們真的做不到。幾天前,曾有做「黃、賭、毒」《蘋果》行家、做幫會新聞的,想給我們資料,但我們是未曾接觸,我們未必能滿足讀者這些看《蘋果》的期望。
傅景華:打壓只是開始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景華向本台分析稱,傳媒遭打壓「只是開始」。
傅景華說:國安法去年實施時,早已說明港府會加強監管媒體、互聯網,如今實施已一年,出現了顯著影響。《蘋果日報》的結束,亦引起其他媒體擔憂。現在(打壓)似乎並未結束,只是開始。
對於香港傳媒生態是否已完全與大陸接軌,傅景華稱,香港目前所有媒體未被官方壟斷,且仍有互聯網自由,故未至於與大陸一樣,但相信部分媒體會調節方針,甚至放棄香港的營運,以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