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藍政見司法待遇有別? 區議員指部份香港法官無彰顯公義

0:00 / 0:00

在香港,近期多宗案件的處理備受爭議,其中對民主派快必的處理被質疑是當局的「文字獄」,而其保釋申請多番在庭上被拒;一名老翁用金屬尖鑿攻擊民主人士「長毛」梁國雄後,被裁判官鄭紀航稱讚熱愛社會及獲准保釋;另一刺傷建制派議員何君堯的青年就被控謀殺不獲保釋;而鄭紀航亦因一些有關「反送中」的案件判決被質疑。司法系統能否彰顯公義成為部份港人心中的疑問。民主派議員批律政司選擇性檢控,憂慮變相鼓勵對民主派人士施襲。有關議員考慮從正式渠道投訴。(文海欣 報道)

民主派人民力量副主席譚得志(人稱:快必)周四(17日)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被拒,須繼續還柙至11月。民主派議員周五(18日)召開記招聲援快必,並批評警方及律政司選擇性檢控,及就近期一些案件判決,認為部份法官無法彰顯公義。

2020年9月18日,多位民主派議員認為部份法官無法彰顯公義。(文海欣 攝)
2020年9月18日,多位民主派議員認為部份法官無法彰顯公義。(文海欣 攝)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指今次快必案件或成言論自由的指標,一旦快必「發表煽動文字」等罪成,港人發聲的自由亦可能消失。

許智峯說:我請所有香港市民一起大聲發聲、撐快必。快必的案件已成為香港言論自由的一個寒暑表、標準,如果快必這個個案當中不涉及任何暴力,甚至不牽涉肢體衝突,純粹是政見及言論都可被誣蔑為煽動,那麼所有香港人可以發聲的自由可以因為一個個案就完全被消滅。

另外,一名81歲老翁黃森球涉嫌於今年4月在中聯辦外以金屬尖鑿刺傷社民連梁國雄,老翁被控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他於開審前認罪。不過他強調是「為香港出頭」,更揚言「一個許智峯,一個黃之鋒,兩個遲早都要死」。但就在快必申請保釋被拒同日,裁判官鄭紀航指老翁「熱愛社會」,只因政見不同而犯案,他獲准保釋並押後判刑。

許智峯質疑,老翁的言論是否亦涉及煽動文字,並指其有較寬鬆對待能保釋。民主派議員在記者會上亦提到,去年刺傷何君堯的青年,和老翁的案情相近,但被控意圖謀殺,並需還柙。

許智峯指,市民從近期種種事例中感受到不公義,民間與司法機構之間對公義的認知落差愈來愈大,他認為需要找出問題所在,包括研究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組成,是否應參考外國,不讓相關持份者如律政司等加入。他又說負責審案的法官需要反省,有否自覺不讓司法機構淪為政權打壓工具。

荃灣區議員劉志雄提到,鄭紀航法官曾對一名藏有48條索帶的地產經紀,判監五個半月並拒絕保釋上訴。但老翁傷人就被稱讚熱愛社會,獲准保釋。他疑惑法官的判案標準何在。

新民主同盟荃灣區議員譚凱邦批評,律政司及警方傷害法治,可惜亦未見法庭採取主動措施去抗衡、及無決心扭轉現存的不公平問題。就裁判官鄭紀航,譚凱邦說正考慮是否投訴。

譚凱邦說:現在法庭某程度上變成司法機器,被律政司及警方操縱、操弄,我們相當遺憾。我們今天都要問,究竟「法治已死」這個問題,現在法庭或高等法院的法官、或首席法官有沒有決心去梳理或更正問題?這個是我們很大的疑問及控訴,給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希望他處理現在如此嚴峻、嚴重的選擇性檢控;及部份法官好明顯是親建制或俗稱「藍法官」、「紅法官」的問題。

前立法會議員、新民主同盟西貢區議員范國威直言「沒有最失望、只有更失望」。他認為律政司及檢控官雙重標準,令港人對法治失望。他指政府用司法手段打壓快必是要令香港人噤聲,而且快必未審先囚、使其失去人身自由,情形相當惡劣,嚴重違反公義。

就老翁一案,范國威質疑老翁無悔意,更揚言指許智峯要死,是否涉及仇狠言論。相反快必只是叫口號,就遭到文字獄。范國威指親政府人士可受禮遇、包容,憂慮變相鼓勵香港不同政見人士可肆無忌憚襲擊民主派人士。

范國威說:昨天法官處理81歲老翁案件保釋裁決,就是變相鼓勵香港不同政見的人在未來的日子,可肆無忌憚去襲擊民主派人士,用不同手段、用暴力去傷害其他人的身體,而不會受到警方、司法系統、法官的制裁。

快必譚得志今年在港九多區多次擺設街站宣傳防疫,以及派發政治宣傳單張,被控「召集未經批准公眾集會」、「擾亂公眾秩序」、「拒絕遵從警員命令」、「發表煽動文字」等13項罪名。快必被指控曾於街站高叫「光復香港」、「黑警死全家」等口號,意圖引起對政府憎恨,引起香港居民不滿,以及慫使人不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