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通識科:「一架坦克車在老師的熱誠上碾過」

0:00 / 0:00

香港教育局「出手」改革通識科。教協認為是次改革是政治凌駕專業,且缺乏專業理據支持,形容當局「謀殺」通識科。有教師批評,教育局只花了短時間就摧毀了整個專業;猶如「一架坦克車在老師的熱誠上碾過」。(文海欣 報道)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周五(27日)召開記招,就教育局改革通識科作出回應。他們批評政府將過去一年多以來的問題諉過教育界。

教協會長馮偉華說,政府用不同手段加強對教育界的操控及打壓。他續質疑特首林鄭月娥說通識科「被異化」,卻不能解釋是如何異化,但已經對通識科作出改革,背後更無專業理據。

馮偉華說:記者朋友追問甚麼叫異化,她都解釋不了。甚至我們都是第一次聽到,因為教育界內專業的討論,從來沒有說通識科被異化,從來沒有說通識科偏離教學原有目標。所以我們認為林鄭是完全就這個說法欠了一個交代。

他續指,今次是由上而下、長官意志、政治操控的決定,實際上是沒有考慮學生學習的利益。

通識科教師田方澤怒斥,教育局只花了短時間就摧毀了整個專業。有通識科老師批評教育局並無尊重他們。

田方澤說:整個通識科在新高中推行開始,用了十多年建立。所有老師、學者、坊間及公眾用十多年時間建立一個專業的通識課程的教學及考評模式。但教育局其實昨天(26日)只用了十分鐘,就摧毀了眾多老師及人這十多年所建立的心血。

通識科教師張銳輝則引述另一名通識科教師指,科目被改革就像「一架坦克車在老師的熱誠上碾過」。

張銳輝說:他說這科的「死亡」雖然事先已經張揚,但當事情真的來臨時,仍然好悲哀。如何形容好呢?就像一架坦克車在老師的熱誠和理想上碾過。

林鄭月娥上任時,曾設立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負責檢視中小學課程。小組經歷逾兩年半時間,9月下旬向教育局提交報告,建議維持通識科「必修必考」、沿用7個評級、將獨立專題研究(IES)轉選修等,不過,教育局宣布多項「變革」建議,都與報告建議內容有異。

張銳輝批評當局公布的內容,從來沒有在業界咨詢,亦無尊重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意見。他亦憂慮是次改革令國際不再認可香港文憑試。

田方澤指業界一直強調要維持過去的評核模式,認為教育局明顯是政治決定非專業決定。

教協表示,要視乎當局作詳細公布,再作進一步行動。稍後不排除會先向教師、家長及學生作廣泛意見收集。

另一方面,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主席陳黃麗娟接受傳媒《香港01》訪問時,承認局方多項建議與報告有出入,包括通識科「減一半」課時及內容、評級轉為只得「合格/不合格」等;不過建議大致與小組方向一致。另外,她關注評級變為「合格/不合格」後,如何釐定合格的界線。

特首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直指通識科「被異化」,需要對教育界進行監管,包括嚴肅跟進「不稱職及失德」的教師,又指必須糾正通識科被「異化」的問題。其後教育局周四(27日)公布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公開試只分合格與否、加入大陸考察、教科書要「送審」、重新命名通識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