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長城】港府指TG「起底」猖獗擬禁用 惟對其他「起底」平台視而不見?

0:00 / 0:00

港府以通訊軟體Telegram起底內容「猖獗」為由,擬「全面禁用」整個平台,但對於屢遭投訴上載大量社運人士「起底」資料的「香港解密」網站,卻置之不理。坊間批評當局「雙重標準」,「起底」問題上「一法兩制」。本台再跟進了解,當局曾至少4次回應「香港解密」的「起底」投訴,但該網仍活躍運作,並揚言「網站永不關閉」,更提供多個域名供人「收藏」,稱「一個都走唔甩,讓暴徒無所遁形」。有被該網「起底」的受害者向本台稱,過去屢遭不明人士騷擾,斥當局明顯「大細超」,批評「對起底警察的平台就煞有介事,對起底泛民、普通市民的網站就懶理」。有資訊科技界人士認為,當局現有足夠能力、權力去處理該網,問題是「有無心做」。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則回覆本台表示,不會評論個別個案的執法行動,但會依據既定機制作出跟進。

「香港解密」曾被要求關閉 惟事後屢次「死灰復燃」

香港自2019年爆發「反送中運動」後,出現一個名為「香港解密」的網站,上載大量泛民人士、示威者、記者、市民等被「起底」的信息,稱這些人為「亂港暴徒」。該網站過去在社會強烈爭議和投訴下,被港府要求關閉,惟事後又屢以不同域名「死灰復燃」。

新修訂《私隱條例》自去年10月實施,將「起底刑事化」和新增「域外管轄權」,賦予個人資料私隱專員法定權力,發出停止披露通知,要求訊息發布所在的電子平台移除「起底」信息,或停止或限制任何人透過相關平台接達該訊息,或接達整個相關平台。

「香港解密」網站至今仍如常運作,首頁當眼處更寫明:「網站永不關閉!」(「香港解密」網站截圖)
「香港解密」網站至今仍如常運作,首頁當眼處更寫明:「網站永不關閉!」(「香港解密」網站截圖)

不過,「香港解密」至今仍如常運作,新網址為「www.hkleaker.net」,網站首頁當眼處更寫明:「網站永不關閉!本網站域名已經改成 hkleaker.net、hkleaks.pw、hkleaks.kz、hkleaks.kg,敬請收藏!一個都走唔甩,讓暴徒無所遁形」。另不停更新來自中、港兩地的親中及建制陣營的評論影片和新聞,包括宣傳《港區國安法》實施及北京「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選舉和第6屆特首「選舉」等。

最新網域位於美國洛杉磯 仍上載大量「起底」資料

本台發現,「香港解密」最新網域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每日平均瀏覽量逾700,可於Google、Bing、百度和Yandex的瀏覽器閱讀有關「起底」資料。該網更於社交平台Twitter設立名為「香港解密網Fan Club」專頁,上載「起底」資料和批評泛民人士的文章、報道等。

「香港解密」於社交平台Twitter設立名為「香港解密網Fan Club」專頁,上載「起底」資料。(「香港解密網Fan Club」Twitter專頁截圖)
「香港解密」於社交平台Twitter設立名為「香港解密網Fan Club」專頁,上載「起底」資料。(「香港解密網Fan Club」Twitter專頁截圖)

就現時「香港解密」網站內容方面,其公開披露的「起底」資料分別為「亂港頭目」、「黃絲老師」、「無良記者」、「亂港暴徒」、「暴徒幫兇」,並按姓氏分門別類。涉及人數達數以百計,包括被親中陣營冠以「亂港頭目」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近60位前《蘋果日報》記者,前港中法律系教授戴耀廷、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稱的李柱銘,及林卓廷、何俊仁和譚文豪等數十位前泛民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等多名前教協成員、社工、律師、會計師、維權人士和其家人等。另外,被網站認為協助示威者的「黃店」、物資車和運輸車,均有上榜。

現時「香港解密」網站公開披露的「起底」人數達數以百計,包括被親中陣營冠以「亂港頭目」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近60位前《蘋果日報》記者。(「香港解密」網站截圖)
現時「香港解密」網站公開披露的「起底」人數達數以百計,包括被親中陣營冠以「亂港頭目」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近60位前《蘋果日報》記者。(「香港解密」網站截圖)

有關「起底」資料詳細以圖文並茂羅列姓名、職業、部分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電郵、住址、工作地址、出生日期、國籍、個人社交平台網站、車牌、親屬資料等私隱信息。網絡更聲稱提供金錢獎賞,鼓勵提供更多目標的「起底」資料。

受害者:多次被不明人士騷擾 當官跟進態度不一感「失望」

香港2019年反送中運動中,遭警方射傷右眼的拔萃女書院前通識科教師楊子俊,由2019年至今一直「榜上有名」,被公開出生日期、個人電話、住址和家人資料等。楊向本台表示,過去他和家人多次被不明人士騷擾。

香港反送中運動遭警方射傷右眼的教師楊子俊,其個人資料由2019年至今仍出現於「香港解密網」。(「香港解密」網站截圖)
香港反送中運動遭警方射傷右眼的教師楊子俊,其個人資料由2019年至今仍出現於「香港解密網」。(「香港解密」網站截圖)

楊子俊說:即無故收到恐嚇訊息,甚至有人上門按鈴,或恐嚇我家人說「知道我們住哪兒」。這憂慮是一直存在,始終那麼多我個人資料被放上網,恐怕會被不法之徒利用。因為我們曾參與社運,另一立場的人士可能特別憎恨我們,或利用這些資料來試圖停止我們行動。

對於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針對Telegram 和「香港解密」的跟進態度不一,楊子俊表示「失望」。

楊子俊說:明顯「大細超」(粵意:偏心)。他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曾說跟進(「香港解密網」)難度高,做不了,但現時他們過了那麼久都未有行動,我作為一個受害者而言,我是很失望。當他們對於親官方人物、官員、警員在另一平台上被公開,就煞有介事要將整個平台封鎖,可見有差別待遇。

業內人士: 當局有足 、權力去處 該網 是「有無心做」

香港互聯網協會開放數據小組召集人黃浩華向本台坦言,對比當局打擊Telegram和「香港解密」起底行為的力度,「兩者差很遠」,而處理「香港解密」網站比Telegram「更容易、更少爭議、更低成本」,當局亦有相關經驗處理違規網站。

黃浩華說:「香港解密」網站的起底行為較Telegram的群組更早出現,早於2019年6月就有。同樣一件事發生,但唯獨「香港解密」網站至今仍維持,是很令人費解。我相信該網是同時有10多、20個網域同時運行,過去部分網域消失,並非一定因為有人舉報,或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有行動所致,而是該網在網上一直存有10多、20個備份。

黃浩華亦稱,「香港解密」網站即使不停更改域名,其伺服器和管理員或在境外,檢控上有難度,亦不代表當局無計可施,以現有新修例賦予的法定權力,當局「只需花多些時間和心力都可以對該網的起底行為作出行動」。

香港互聯網協會開放數據小組召集人黃浩華稱,當局打擊Telegram和「香港解密」起底行為的力度,「兩者差很遠」。(黃浩華facebook專頁圖片)
香港互聯網協會開放數據小組召集人黃浩華稱,當局打擊Telegram和「香港解密」起底行為的力度,「兩者差很遠」。(黃浩華facebook專頁圖片)

黃浩華說:可以透過找尋域名由何人註冊,即使域名註冊身份被隱藏,當局亦可以向域名註冊公司找出有關聯絡人資料,或有需要向外國法律機構索取資料,只是要花多些時間處理法律文件,有心做都可以做到的。

黃浩華指出,當局未曾公開處理跟進有關「起底」行為的具體方法和機制,以Telegram為例,「究竟甚麼程度才會行動?當局向管理員抑或電郵到abuse@telegram.org投訴?當中落墨點是否有錯?無人得知」。

當局至少 4 度回應有關投訴查詢 惟未見再持續跟進

事實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對「香港解密」網亦並不陌生,至少4度回應有關投訴查詢。早於2019年9月,「香港解密」網站被揭發後,泛民前沙田區議員趙柱幫在臉書發文引述相關人士,指控該網披露的個人資料是由中國公安提供。當時,公署回應港媒查詢時表示,已直接要求該網站移除、即時停止上傳「起底」甚至違法內容,但「由於涉事網站域名登記在俄羅斯,伺服器亦不在香港,加上當時的《私隱條例》沒有域外管轄權,故公署無權要求提供網站營運者資料」。

同年10月2日,公署回應傳媒查詢「香港解密」公開《蘋果日報》員工及其他人士的個人資料,僅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留意到,有關網站已經停止運作」。

然而,同月 28 日公署公布指,共接獲及主動查獲相關個案 3,021 宗,涉及13個社交平台和論壇,2,170個網站,包括HKleaks、LIHKG、Telegram、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當中大部分牽涉警員和其家屬的「起底」,當局展開大量行動包括致函促請刪除網頁連結並警告違法,甚至促請有關平台提供上載相關人肉帖子的網民的註冊資料或IP地址。

公署更強調,提請平台營運商注意當時法庭發出的臨時禁令,「任何公眾不得在未經他們同意的情況下,透露警察及其家人的個人詳細信息,如果此類行為旨在或可能恐嚇、騷擾、威脅、糾纏或干擾他們」,相關平台營運商會被警告,或構成「藐視法庭」。

2020年10月,公署接獲投訴指「香港解密」網站,公開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和其妻的私人資料,標註其為「亂港黃師」,並指控其「目無法紀,公開袒護參與暴動被捕學生」。公署回覆港媒查詢時稱,「涉事網站的域名是在香港境外登記,公署會聯絡相關海外機構,並要求跟進」。本台發現,現時段崇智的起底資料已在該網消失。

就上述內容,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回覆本台表示,不會評論個別個案的執法行動,稱公署在收到有關「起底」的投訴或主動發現「起底」的個案後,會依據既定機制作出跟進,包括自新修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實施後,開展刑事調查或發出停止披露通知。

記者:李若如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