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販運與非洲多國同級 工會:與近年大量輸入大陸外勞有關

0:00 / 0:00
香港人口販運與非洲多國同級 工會:與近年大量輸入大陸外勞有關 港府積極輸入外勞,惟美國國務院周一(24日)發佈《2024年度人口販運報告》,香港被列入「第二級別監察名單」,比去年下降一級,與寮國、剛果、盧旺達等並列。報告提及港府對外勞剝削等非法活動「未有採取適當措施保護」,包括容許濫收中介費。港府隨即發文表達「強烈不滿」,指報告「失實」。

港府積極輸入外勞,惟美國國務院周一(24日)發佈《2024年度人口販運報告》(下稱「報告」),香港被列入「第二級別監察名單」,比去年下降一級,與寮國、剛果、盧旺達等並列。報告提及港府對外勞剝削等非法活動「未有採取適當措施保護」,包括容許濫收中介費。港府隨即發文表達「強烈不滿」,指報告「失實」。

輸入外勞近年成中、港熱話,其中「香港打工被騙」、「香港勞務被騙」成為大陸網上熱搜詞。

美國周一發表的《2024年度人口販運報告》,提及港府對外勞、外傭及性工作者剝削等非法活動「未有採取足夠及適當措施保護」,包括港府允許雇主和勞工招聘機構向外勞收取招聘費,但卻沒有對此類費用、扣留護照和其他增加販運風險的做法作充分限制,主要只是透過拘捕和驅逐出境來懲罰被販運的受害者。而此情況主要出現在航運業、建造業、電子廢物回收場、護理院和私人住所工作。

香港勞權監察總幹事、前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向本台指出,上述情況過去一直存在。

蒙兆達說:「以往我們曾處理一些勞資糾紛,發覺(外勞)被剝削的情況很嚴重。來自內地照僱員來港前已與內地中介公司簽署一些協定,變相不受香港法例監管,包括要求將薪金過到某指定戶口以及無償超時工作等,甚至有個案申訴後被僱主所找的黑社會到員工宿舍威脅,把他們趕回內地。故此類申訴變成『寒蟬效應』,同鄉在輸入外勞計劃下,就算被剝削不敢發聲。」

新外勞計劃下 勞工剝削問題更令人擔憂

蒙兆達指出,過去一直向港府反映,惟未見明顯改進,形容「勞工處巡查次數極少」,又認為現時在新外勞計劃下,勞工剝削問題更令人擔憂。

蒙兆達說:「現在更難發聲。例如用『隔離宿舍』方式,跟外界隔絕。加上真正反映勞工聲音的獨立工會組織,很多都被打壓或解散,沒有人再主動勞工,即使有問題發生,消息都被封……由於現行監察制度沒有修補漏洞下,港府近來再擴大輸入外勞,僱主濫用外勞,利用他們的弱點來剝削事件,更無日無之。」

親共媒體也報道過外勞被剝削問題

事實上,過去1年,就連香港親中媒體和左報 《大公文匯》等均多次報道輸入大陸勞工的騙局和剝削,包括有安老院集團涉嫌與無牌中介串謀剋扣內地來港護理員薪金、地盤外勞被濫收中介費等,而且問題持續發生。

本台亦早前曾引述建造業工人報道,行內不少大陸外勞被中介和外判商一層層「食回扣」,實質「外勞價」遠低本地工資中位數,涉嫌違反港府規定,更因而令大批本地勞工被取代。惟港府回覆本台指,有監察機制,但並沒有接獲違規招聘外勞個案。

就今次美國報告亦明確指出,與上一報告期間相比,港府並沒有加強監察和執法,沒有對任何性販運者定罪,也連續5年沒有對任何勞工販運者定罪。即使港府對數千人作人口販運篩查,但所發現的受害者僅得3人,比上一次報告的32人大為減少。

港府深夜發長文逐點反駁

港府發言人周二(25日)凌晨迅速 發文反駁,「被識別的受害者人數少」反映販運人口在香港並非普遍的問題,指出執法部門和勞工處有盡責調查;強調「沒有任何跡象顯示犯罪集團以香港作為販運人口的目的地或中轉站。將香港評為第二級別(監察名單)是極不公平、存在偏見和欠缺事實支持。」

美國的「報告」提到,自從香港實行國安法和《基本法》23條立法後,批評政府及其政策均可被構想成分裂國家、顛覆、煽動對政府的仇恨,因而限制了言論自由。非政府組織和公民社會團體反映指,他們與政府往來時會更謹慎,包括處理關於人口販運的議題。

對此,港府稱:「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框架,與相關國際人權標準一致」,「維護國家安全的法例只針對極少部分危害國家安全的組織和個人。」

這次是繼2020年、2018年、2017年、2016年後,香港近十年內再次被美國《人口販運報告》列入二級監察名單。中國和澳門今年則被列入最嚴重的三級名單。若得到美國總統批准,第三級內的國家有可能受到美國制裁或被限制援助。

記者:夏雪、陸南才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