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生效不足24小時,周三(7月1日),已有多人涉嫌違反法例被拘捕。中國官員不斷強調,國安法只針對極少數人,但有立法會議員和律師仔細看條文內容,發現《國安法》涵蓋面相當廣泛,對香港的新聞自由、教育、旅遊、經濟民生各方面構成巨大威脅,嚴重影響普通市民的生活和香港人與國際社會的聯繫。(鄭日堯/實習記者程灝 報道)
《港區國安法》通過後,北京強調《國安法》條文是香港守護神,影響的只是極少數人,香港市民可以如常生活,外國投資者可以繼續投資。但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形容,《港區國安法》是一國兩制的喪禮。民主派會議召集人陳淑莊認為,《國安法》並沒有經過特區政府和立法會審議,更凌駕於《基本法》與本地法律,剝奪了市民基本權利。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國安法》對「外國勢力」的定義極其模糊,包括外國議員、非政府機構、環保團體等等,甚至市民與定居外國的親戚私人通訊也可能觸犯法例。
涂謹申說:「外國」的定義可以很廣,Youtube 也是外國的。如果你在網站上不斷批評特區政府或中央政府,有幾十萬人瀏覽,得到了分紅,那麼國安人員便會認為 Youtube 作為一個外國機構在資助你,在言語上令到香港人對中國政府或特區政府不滿。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出,《港區國安法》的第九和第十條明顯涉及教育,列明特區政府要在學校、媒體、網絡等平台加強國家安全的教育、宣傳、監督和管理,卻沒有公布法例執行的細節和限制,情況令人擔憂。
公民黨議員郭家麒則表示,《國安法》將嚴重損害香港的經濟民生,特別是旅遊業。他表示《國安法》以言入罪,讓訪港旅客和投資者極其擔心。
郭家麒說:台灣人已經在講千萬不要來香港,因為如果在台灣說了一句,或者他是台灣人,說支持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地方,便必死無疑。
郭家麒又反問,如果《國安法》條文訂明要沒收有外國「聯繫」的資金財產,香港將如何繼續作為國際城市吸引旅客和投資者?而即使港人斷絕與外國的任何聯繫,「乖乖」地跟從北京的指令,也可能隨時觸犯法例。郭家麒指出,根據國安法第二十條,市民如唱抗爭歌曲如《願榮光歸香港》、光顧黃店(支持示威者的店鋪)等,都會被視為資助相關涉嫌違反《國安法》的人士。
另外,曾任記者的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認為,《國安法》通過後,香港僅存的新聞自由將一去不復返,她分析指,只要記者所發布的消息涉及或危害國家安全,或是相關報道引起讀者對政府不滿,記者及新聞線民隨時會觸犯《國安法》。
毛孟靜說:任何人如果私下報消息給記者,而記者把消息發布,雙方隨時都可能墮入法網,因為相關資料可能涉及或危害國家安全。到時候真的避無可避。

政府方面,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被問到,市民再叫「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口號會否違反法律,她解釋不能單憑個別口號去決定是否有罪,而是要審視整件事的背景,如相關口號是否客觀構成顛覆政權,也要看涉事者行為及犯罪意圖,能否客觀理解成提倡港獨。
她又表示,違反《港區國安法》的絕大部分案件都由香港管轄,檢控及司法程序都在香港,並跟從香港法例,包括上訴機制,但由於涉及維護國家安全,條文有特別安排,包括指定法官、陪審團等,而駐港國家安全公署只會在極少數情況下才啟動立案。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則重申《港區國安法》的最高刑罰為終身監禁,呼籲市民切勿以身試法,測試政府的底線。